中国手工技艺的文化传承具有四方面的启示意义。 启示之一,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正确理解和认识手工技艺,体现了一个时代的认识水平,是保护和传承手工技艺的学理和法理基础;启示之二,民间手工艺具有跨越时空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深入了解和认识手工技艺,展现了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启示之三,将“民间智慧”引入高校设计教学,对提高当代社会对中华文化整体性和历史连续性的认识,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启示之四,技艺的传承,首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人文精神与人文情怀的传承与弘扬,民间技艺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人脉、文脉与学脉的生动体现。
华县皮影
惠安木雕
启示之一: 中国的手工技艺作为一种审美与造物活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充满了创造力和民间智慧。 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正确理解与认识手工技艺,体现了一个时代的认识水平,是保护与传承手工技艺的学理与法理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01 年 11 月 2 日第二十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对“文化多样性” 曾经有过这样的描述:“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 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
长期以来, 我们对传统文化与手工技艺一直存在一些模糊、错误的认识。譬如:有关继承与发展、传统与创新的关系问题,有人总是把它们对立起来。一提到传统就把它作为落后、保守和僵化的代名词。还有一种说法, 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但传统文化中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却又很少有人说得清楚;裹小脚、抽大烟是糟粕,但它们是文化吗? 只能说是历史上出现过的一些陋习和恶习。
苏绣
什么是文化?一般说来,文化是人类特定历史时期生活的反映、记录、积淀和总结。 它包括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所创造、 继承和积淀下来的一切物质产物(如服饰、器用、工具、饮食、房屋等)和精神产物(如学术、伦理、文学、艺术、信仰等)。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化也就越来越丰富。因此有人把文化比作中药铺,中药里有一味药叫巴豆,治便秘。 大便干燥,拉不出屎,服了通便;但若无病吃了就要腹泻了。 砒霜在中药里也是一味药, 得了绝症以毒攻毒,或有奇效;倘若无病食了则会要命。看病吃药,人之常情,但吃错了药只能怪自己,怪不得药。 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亦同此理。手机作为现代通讯工具十分便利, 但其却淡化了人们的许多情感, 人们不再或很少再用书信的方式传递信息, 那流淌在笔端的对亲人或爱人的深情厚义再难感受;再比如,过去人们去车站接人,手攥着电报站在站台上,急切地等待、期盼与思念,以及见面后的惊喜, 让人享受了一个幸福而真实的情感历程;而现在,他用手机随时向你通报了火车进站的全部过程,你还会有过去的那份期盼与惊喜吗?当前还有许多提法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分析与厘清。 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保护就是创新与发展等等,对这些提法我们要做深入具体的分析,首先要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的概念与范畴,切切不可混为一谈。美国杜克大学土木工程与历史学教授亨利·佩卓斯基二十年前(1992 年)曾写过《器具的进化》一 书。 在书中,亨利·波卓斯基从“小处着手”,通过对刀、叉、匙、筷子、大头针、曲别针等各种器具进行个案分析的方式生动地揭示了器具背后所隐藏的设计思想,同时,也对某些设计观念进行了反思,阐释了设计的动因、本质与过程,并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对“功能决定形式”提出了质疑,充分体现了其在认识论与方法论方面的创新与独特之处。 它向我们揭示了:人们的需要是丰富的,而满足这种丰富的需要的创造,因为民族、历史、文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不同也是十分丰富的。时代在前进,过去的创造可能已经不适应今天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但其创造的本质、 其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依然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苗族蜡染
启示之二:中国的手工技艺作为文化的产物,历史上的每一项发明与创造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体现了劳动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无与伦比的创造力,令人叹为观止,具有跨越时空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深入了解与认识手工技艺, 展现了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和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 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1) 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 表演艺术;(3) 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 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汉中藤编
有人认为传统手工艺是落后生产力的产物,早晚要消失。 殊不知人猿揖别,从猴子变成人,手的解放是人类进化的重要标志。 手是有表现力和创造力的,过去人们用手的创造去表达情感,女孩亲手绣制荷包送给情郎哥哥作为定情信物;深夜里机杼声声,那是母亲在为即将出嫁的女儿赶织陪嫁的花布;贵阳花溪苗族姑娘的嫁衣,令人激动和叹服的不仅仅是她们精湛的桃花技艺和那美丽的图案,而是因为花溪苗族姑娘的嫁衣从她七八岁时就在母亲的指导下开始绣制,直到出嫁前完成。 那袖口和裙帷上的一道道花边就像树木的年轮生动地记录下一个苗家少女的生活和成长过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的传统手工技艺,现在主要是分清楚保护、保存和恢复的问题,当然保护中包括恢复的问题。 我认为大部分项目目前的状况还是保护,这个保护有抢救性的方式、恢复性的方式、生产性的方式,还有记录性的方式,而最重要的是传承性保护。 要使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轻易不要变动它。 如果说文化产业,那是另外一个概念。不要不加区分地让传承人去做文化产业的事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要国家来投入的,其中相当一批可以实现生产性保护,来做一些东西,满足当代人们的审美与生活需要。 但是这些东西要保持它原有的文化底蕴与特性,能够促进保护,而不是失去它原来的风采。 我赞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利用,但要掌握好“度”,不要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与任务给冲击掉。 我们当前的研究,对中国传统手工技艺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及其负载的历史文化信息,认识得还不是很透彻,还很浅薄。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作为活水源头,作为学习与创作的源泉,一定要慎重对待。什么是手工技艺? 手工技艺是人类以手工制作的方式,满足自身物质与精神需要、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造物活动。它的本质是创造,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显现,是人类进化的标志,也是人类的生命体验和生命价值的体现。 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具有五个基本特征:(1)历史的原发性;(2)文化的地域性;(3)技艺的传承性;(4)创造的群体性;(5)制作的手工性。 手工技艺在当代社会的存在形态,我认为有四种:一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的手工技艺, 二是文化产业中的手工业, 三是院校艺术家创作的现代手工艺术品, 四是活跃的群众文化生活形成了现代社会手工技艺。这是四项不同的工作与任务,它们之间既不是对立的关系,也不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在群众文化生活中,手工技艺可以搞体验性的学习,如剪纸、刺绣、陶艺等,也要做好服务,增加它的群众基础,这是人的一种需要,是一种创造的快乐。在现代化进程当中, 手的创造性在削弱, 情感的表达方式也简单了,这并不是一个正常的情况。手的创造体现了人是创造的主体,人是工具的主人;人们在用手的创造过程中,享受了创造的快乐,劳动的快乐。 如果现代生活与现代化进程以人的手的退化和情感的淡漠为代价,那将是人类的悲剧。库淑兰剪纸
启示之三: 手工技艺的应用具有广泛的社会学与文化学意义。将“民间智慧”引入高校教学设计,对提高当代社会对中华文化整体性和历史连续性的认识,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是近几年随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文化自觉意识的不断提高, 逐步在我国高等院校有关学科开设的新型专业,它既培养理论人才、管理人才,也培养实用性或应用型人才。近几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事业, 以表演艺术和手工艺技能为代表的文化产业也获得了蓬勃发展, 成为朝阳产业部门。据有关部门调查,能够将现代艺术理念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美术、 传统技艺相结合的艺术设计人才, 是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工艺美术与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具有较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扎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专业理论与专业知识基础,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个人修养,具备一定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实用型人才或应用型人才, 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美术与艺术设计专业知识基础、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开展独立创作的能力。高等院校除了集中开设公共基础课和美术与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外,特聘一批省市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担任专业导师,学生可选择不同专业方向进入工作坊,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跟随导师进行学习与实践。渭南面花
启示之四:技艺的传承,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角度来说,首先是对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与人文情怀的继承与弘扬。 民间技艺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人脉、文脉与学脉的生动体现。
手工技艺的传承乃至于其他非遗项目的传承,其根本在于接受传承者的自身素养及是否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非遗传承的并非单纯的技艺本身,更在于其内蕴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扬和光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讲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简而言之就是: 道一、德一、诚一、行一,所谓 “一”,即专一也。
道一。“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命题。 古人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儒家对“道”是一种理解,道家对“道”又是一种理解,但是不管怎么样,“道”指的是世间万物的变化都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 孔子曾说:“吾道一以贯之”。 即孔子之道,一贯如此,贯穿于万事万物。他还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即 “早晨得知了道, 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孔子还曾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说的是作为一个君子,他只谋求道行,不谋求衣食;只忧道之不行,而不担心是否贫穷 。 引申开来,所谓“道一”,就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始终如一。 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思想、有追求、有理想、有信仰的人 ,始终坚持人生的价值与追求。凤翔泥塑
德一。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自古以来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十分注意育人,注重优良品德的养成;要求徳学同契,即品德和学业同时进步。德一,又称一德,指品德纯正而专一。《易 · 乾卦》 曰::“君子进德修业。”唐孔颖达注云:“德,谓德行;业,谓功业。”由此可见,“德”所指的是 “操守”“品 行”“德行”“品德”“功德”等,“德”是涵盖了诚信、仁义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范畴。 一个人要常怀敬畏之心,要有所禁忌,恪守一定的思想和行为准则。 山西运城万荣李家大院私塾院的照壁上有一幅楹联写道:“拥林千顷眼底苍浪方悟种德若种树, 存书万卷笔下瀚海才知做文即做人”。 上联说的是,当你拥有了千顷树林, 看到眼前树浪滔滔才能领悟到积德行善如种树一样,长期坚持才会有好的回报。下联说的是,当你存有万卷诗书,写下大量文章之后才知道做人就跟做文章一样,从小事做起,方成大器。《荀子·非十二子》曰:“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就是说:一个人要做到“问”“学”“让”才能算是有“德”。“厚德载物”,在今天仍然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义。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弘,广大。 毅,强毅。 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明诚弘毅”表明的正是这一层含义。
诚一, “诚者心实也。不欺人亦不自欺也”。就是做人要诚实,对人要真诚,说话、做事要讲诚信。其实它是“德”的一个方面,但是在做学问上更要求要诚实,不弄虚作假。“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尤其是在当今这个浮华的社会,做人要诚实、真诚、诚信。 一个人说话要讲信用,一诺千金。 宋代有位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叫司马光(1019-1086年)。 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司马光去世后苏东坡曾奉旨给他作神道碑,写得非常之好。苏东坡对他的评价也很高,其中除了赞赏他的“德一”以外,论其做人“蔽之以二言:曰诚,曰一”。
景德镇陶瓷
行一,即坚持实践,知与行历来有不同主张,如重知轻行、知行并重、知行合一等。 程朱学派主张知先行后,强调知的作用;司马光说“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 明朝嘉靖年间的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否定了知与行的界限;而王夫之认为行先知后,行可兼知,主张行优于知、行高于知。在近代,知行问题的讨论与社会政治思想密切联系,有人主张“贵知不贵行”,有人主张“知难行易”说,强调以行为知的来源,又“因知以进行”。 知行合一,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角度认为 , 不 仅 要 认 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在这些“行”里,陶行知的“行”更具启发意义。 陶行知是著名的教育家,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 “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43 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通过陶先生改名,我们可以看出他教育理论认识论的转变。陶先生强调“亲知”,即从“行”中得来,亲身得来;而不仅仅是“闻知”,从师得来,或从书本得来。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搞民间工艺必须要长期深入民间去体验、实践,去了解真实的艺术存在形式,这样对它的社会作用和价值才会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不仅要了解形式,还要了解它的内涵;不仅要了解它的内涵,还要了解它的内涵是怎么产生的, 它的情感因素是怎样的;所以“行”,一定要坚持向民间学习,坚持做科学调查。这四个方面体现了一个人的品质与精神, 从艺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只有专注、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手工技艺的历史像一条河从远古走到今天,充满了人文主义的思想、精神与情怀,每一个细小的物品都传递着情感的因素和观念的诉求。 正如一个民族的历史不能割裂一样, 一个民族的文化同样不能割断,民族的文化是手工技艺走向未来的坐标。在传统文化和手工技艺的传承中,前人的智慧,感恩的思想和慈悲的情怀将会永远给我们以深刻的思考和无尽的启示。
作者简介
孙建君,生于1951年,山东省广饶县人。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杂志副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主要成果:1983年,任国家重点图书“当代中国丛书”《当代中国的工艺美术》编辑与撰稿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12月出版);1987年,受聘为国家重点图书、轻工业部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大百科全书•轻工卷》工艺美术分支编写组成员(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1年11月出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在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荣誉证书”;1990年,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民间美术全集》编委,《木偶皮影卷》、《面具脸谱卷》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山东友谊出版社1995年3月出版),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科研成果评奖特别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1990年,受聘为艺术学科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美术史•隋唐卷》工艺美术部分撰稿人(齐鲁书社、明天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1993年,受聘为国家重点图书《中国现代美术全集•陶瓷卷》撰稿人(江西美术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2002年,受聘为国家重点图书《中国美术分类全集•古代织染刺绣服饰全集》编委,“织染卷”撰稿人(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出版);2002年,受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工艺美术条目编委会编委。2009年10月起,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02年1月起,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秘书长;2006年起,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艺术专委会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