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黔东南州:非遗活态传承焕发时代光彩,重塑新业态奏响创新乐章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1-12-11  浏览量:24



非遗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活态传承实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文件涵盖健全保护传承体系、提高保护传承水平、加大传播普及力度等方面内容,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晨曦 (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供图)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实践的重要区域,自2012年被批准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 实验区建设工作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意识,坚持以“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为工作理念,紧紧围绕“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致力于非遗活态传承,大力扶持非遗传承人,实施文化传承培育工程,让全州非遗项目成为群众生产生活沿用的活技能、活文化,致力于非遗回馈民生,大力推进非遗赋能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发展乡村旅游,培育民族工艺品,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实验区非遗活态传承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平秋镇侗族绣娘们现场刺绣 (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供图)



01

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黔东南州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州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积极申报认定、壮大传承队伍,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形成了国家、省、州、县四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体系,形成老、中、青结构合理的传承格局,为全国较早启动、较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区域。全州现有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四级传承人数量达4525人。


其中,国家级传承人48人,省级传承人170人,州级传承人294人,县级传承人4013人;现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2人、省级41人、州级19人;民间艺人系列职称1034人,其中高级236人、中级508人、初级290人;工艺美术系列职称32人,其中高级5人、中级23人、初级4人。


2017年,根据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实际情况,黔东南州印发了《关于印发黔东南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群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提出对“代表性传承人群”的认定,规定“代表性传承人群”是指经黔东南州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承担黔东南州州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群体性项目的传承保护责任,在非遗项目分布区域内或一定领域获得公认的参与度高、互动性强、传承性好、保护性强并具有一定代表性、示范性、影响力的黔东南州内群体。这是黔东南州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创新,是“代表性传承人群”评审认定的探索实践,将进一步激发大众性、群体性较强的非遗项目的传承活力。


在黔东南州非遗中心的指导下,目前各县市均具有较为完备、灵活、多样的非遗传承人认定体系,开展相应的非遗项目传承活动,通过这些认证和传承平台,有多名州级非遗传承人升为省级非遗传承人,甚至晋升为国家级传承人,各县市认定的县级传承人中有一半多为州级、省级、国家级传承人的徒弟。总体而言,州级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覆盖州级所有非遗类别。


在项目影响下,各县市更加重视各级传承人培养,给各级传承人队伍带去党和政府的关怀,鼓励传承人做好传承工作,鼓励有传承能力的人争当传承人,加强了传承人队伍建设的力度。各个类别的州级传承人认真履职,每年按时按质完成传承工作量,精心培育新的传承人,努力扩大传承人队伍。


严格落实待遇,全力保障传承。目前通过认定的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按国家级、省级、州级和县(市)级不同标准每人每年足额发放补助,有效解决州级传承人传习活动中面临的现实困难,提高传承人的保护传承积极性。


实施的方式是从2009年开始对州级传承人的传承活动给予经费补助,从0.3万元/年/人增加至0.5万元/年/人,列入每年的州级财政预算。2009-2021年,州级财政共列支了2287人次的州级传承人补贴经费,共计958万元,为实现州级非遗传承人认定的总体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施州级传承人补助经费项目也鼓励和支持了州级传承人扩展队伍,他们在乡村、城镇、学校、社区、机关、工厂纷纷建起传承人队伍,将传统的小范围的地域传承进行扩展,使传承人群不断扩大。



贵州省黔东南古法红酸汤酿出致富路 (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供图)



02

扩展多样化传承方式


在黔东南州,许多传承人不仅带徒传业,培养精锐的传承人队伍,而且还深入到各级各类学校义务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深入到城镇各社区义务开展非遗进社区活动,将非遗传承工作扩大到了校园、社区。在乡村、在城镇、在学校、在社区、在机关、在工厂,处处都有非遗传承人的身姿,处处都有研习民族文化的身影,他们成为黔东南非遗保护传承的主力军和非遗保护传承的后备力量。


全州现有非遗进校园示范学校323所,其中省级52所、州级71所、县级200所,形成以凯里学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为龙头、县级职业技术学校为骨干、323所示范项目学校为带动的非遗教育层次。通过示范学校的带动,全州有1000余所学校常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


推进非遗进教材进课堂,支持编撰地方民族文化乡土教材60本20余万册,开设民族文化课程,聘请传承人进校园授课。支持建立校园非遗社团,连续开展三届“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民族文化进校园成果展”活动,超过300所示范学校的1万余名中小学生现场展示了非遗进校园成果。推动非遗学科体系的建设,州级财政先后投入1096万元,支持凯里学院招收五年制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大专班,免费培养学生1300余人。支持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设立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系,开设苗族刺绣、苗族银饰、苗族蜡染等特色专业,推动非遗职业教育发展,为非遗保护传承、转化利用奠定人才基础。


苗族多声部情歌传承人田忠明积极开展传承人群的培养工作,常年在方召中学、台江县一小、台江县一中教唱苗族多声部情歌,培养学生的兴趣。他说,带徒传业是他作为州级传承人的主要工作,到目前为此,所带徒弟不下50人,其中已有10人被认定为苗族多声部情歌的县级代表性传承人。他培养的学生有几个以苗族多声部情歌为基础考入高校深造。


有的传承人还开办非遗传承工坊、非遗合作社等,通过这些机构将非遗传承队伍建设更加精细化。凯里市的吴秀英2015年被评为州级苗绣代表性传承人,拥有高级工艺师职称,在翁项建有自己的刺绣工坊,也靠刺绣生活。她带徒较多,自愿来学习的绣娘络绎不绝,每年都会开展20次左右的刺绣培训。目前她的徒弟中有12人获得市级传承人称号,有8人获得中级工艺师职称、2人获得初级工艺师职称。


还有一些传承人将民间大众热爱的项目放在民间传承,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传承人群的聚集。凯里市的苗族古歌传承人杨光连组建了一支近300人的民间苗歌队伍,成立舟溪苗歌协会,在民间广泛培养传承人群。


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苗族刺绣进校园传承  摄/磨桂宾



03

增强产业带动效应


黔东南因非遗而成为贵州最具特色的旅游之地。非遗作为“活的遗产”,源自于过去也发展于当下和未来,过去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当下也被人们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黔东南正在将非遗融入日常生活中,激活非遗能量,激励传承人热情,创新性地转变为强大的旅游资源,使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的环境中发出新芽,侗族大歌、苗族飞歌、侗族刺绣、苗族蜡染、苗族银饰、传统节日、传统医药等非遗项目成为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的亮点。


近年来,号称“百节之乡”的黔东南州,通过“政府主导、民间主办、社会参与”的方式,打造“千村百节”系列节庆品牌。非遗传承人活跃在品牌建设中,主持、指导非遗节庆仪式,充分发挥传承人作用,将他们拥有的掌握的民族传统技艺转化为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激活非遗节事旅游。


如今,苗年、苗族鼓藏节、侗年、侗族萨玛节、苗族姊妹节、苗族独木龙舟节等传统民俗节庆活动已经发展成为文化旅游的主要业态。苗族独木龙舟节是国家级的非遗项目,台江施洞镇每年举行的苗族独木龙舟赛,规模盛大,气氛热烈,场面壮观,赛事礼仪独具一格,吸引数万人前往,已是黔东南主要节庆旅游点。


每当节日到来,州级传承人张天荣最为忙碌,主持或指导古老的龙舟下水仪式、龙舟竞渡的安排等,成为苗族独木龙舟赛的核心人物,彰显了非遗传承人在民俗活动中的核心地位,成为民族特色旅游产业的依托。“千村百节”活动已是黔东南州亮丽的旅游名片,依托各类民族节庆活动,2021年上半年,黔东南州实现节庆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00亿元。


丹寨县拥有众多的非遗项目,自从万达集团进入丹寨后,非遗特色成为打造丹寨万达旅游小镇的主线。从前期设计到后期运营都突出非遗特色,将丹寨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1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项目全部引入小镇,这些项目的传承人均聚集小镇,发挥传承人的带头作用。


蜡染传承人杨芳、古法造纸传承人潘玉华、鸟笼技艺传承人王玉和、苗族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人潘芬、苗族刺绣传承人王兴花等入驻万达小镇,经营他们的传统文化,使万达小镇依托传承人发展非遗旅游产业成为现实。


整个万达小镇的经营业态中非遗商户占比超过70%。开业4年来,游客超过2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50亿元。目前,中国丹寨非遗周、中国非遗文创节、黔东南州非遗大集市等相继落户小镇,极大丰富了文化观赏体验,让游客真正玩得开心、愿意来、留得住,成为贵州旅游的网红小镇。


黔东南州依托非遗项目,依托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积极探索新型旅游方式。一是打造非遗主题旅游线路。依托非遗传习基地、扶贫就业工坊等,推出“苗疆非遗研学主题体验走廊”和“百里侗寨非遗主题体验走廊”两条精品线路,涉及人类非遗代表作1项(侗族大歌)、国家级非遗项目44项、省级157项,非遗小镇2个、州级以上非遗示范基地31处,非遗展示馆10个,非遗传习基地(所)20处,为游客提供节气农事体验、传统饮食制作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体验等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服务类产品。这些非遗传习基地、扶贫就业工坊都为黔东南州各级传承人驻守,其中州级传承人最多。二是打造一批非遗主题研学体验点。


非遗主题研学游是新兴旅游方式。黔东南州重点推出了丹寨县万达小镇、雷山麻料银匠村、台江红阳苗寨、黎平肇兴侗寨等一大批主题研学体验点,还有许多传承人自行组建的旅游研学点,以提供研学式旅游获得旅游收益。


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和生产性的特点,“生产性保护”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式之一。在黔东南共建设了生产性保护基地87个,通过建设示范基地实施生产性保护,鼓励各级传承人深入到市场中,创新发展非遗传承方式,开展非遗产品研发设计,拓展非遗产品市场能力,有效实现了非遗产品的经济效益。


目前,全州从事民族工艺品经营的个体和企业有6221家,是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主力军,其中:银饰1687家,刺绣2132家,蜡染304家,民族服饰1597家,其他民族工艺品1002家。产值达2000万元以上未纳入规模工业统计库的民族工艺品加工企业20家。年产值100万元以上民族工艺品加工企业835家,民族工艺品产业带动直接就业达4.8万人。加强对具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对于本地区和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除了部分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类别的非遗传承人脱颖而出,采用生产性保护模式实施产业化生产,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外,更多的州级传承人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影响下,摸索着将所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技能投放到市场中,寻找适宜的商业化经营模式来创造经济效益,实现非遗的有效传承。比如从江的小黄村是有名的“侗歌窝”,建有各种年龄段的侗歌队27支,每年村里都有传统的传歌活动和赛歌会,从正月初四开始历时一个月,良好的民族文化生态支撑着侗族大歌的传承发展。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听侗族大歌、品侗家特色美食已经成为游客到小黄村旅游必不可少的环节。侗族大歌省级传承人吴荣德在村里建立了一个侗族大歌演唱队伍,主要从事侗族大歌的旅游商演活动。侗族大歌的商演每场价格为1500元,2020年表演近200场,收入近30万元。唱侗族大歌,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已成为激发传统村落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在非遗的转化利用过程中,不少传承人都意识到了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并且认识到品牌的建设是拓展产品影响力、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凯里酸汤鱼制作技艺的省级传承人吴笃琴经营苗族酸汤鱼已三十多年,深感品牌化发展的重要性,为此,她创立了自己的品牌“亮欢寨”。


她说:“我在经营发展中经常会遇到各种抄袭行为,原来没办法处理,现在我不怕了,我有我的‘亮欢寨’品牌,这是谁也抢不走的。”有了品牌,吴笃琴一方面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做大做强苗族酸汤产品。苗族酸汤是民间自制自用的发酵食品,产量低,质量不稳定,影响了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吴笃琴在长期的酸汤鱼饮食经营中,深感这是酸汤产品发展的瓶颈问题,要解决就得加强科学研发,将传统与现代科技结合,在保护传统、保证品质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产量。


为此,她与凯里学院、贵州大学、邵阳学院等高校合作,投入研发资金300余万元,将传统的酸汤制作技术与现代科技结合,减少发酵时间,注重酸汤发酵工艺的产业化发展,大大提高了酸汤的产量,用科学的发酵恒温控制,在保证酸汤品质不变的同时解决了传统发酵不稳定的难题。


目前,已拥有1万吨的酸汤发酵装置,产值可达1.2亿元。贵州亮欢寨餐饮娱乐管理有限公司充分打好品牌战,开发出“亮欢寨苗族酸汤”系列产品,有白酸汤、红酸汤、酸汤火锅底料等。“亮欢寨”品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贵州省十佳著名商标”,其公司也获“中国饮食品牌店”“贵州绿色饮食企业”等殊荣。“亮欢寨”开发的苗族酸汤系列产品不仅在全国实体店均有销售,近年来还在各大电商平台销售,实现了产销两旺。另一方面,吴笃琴充分利用“亮欢寨”品牌的市场推广,认真履行传承人职责,广招门徒,传授技艺,提高“亮欢寨”酸汤品牌价值。其徒弟中已有4人获得县市级传承人称号,传承人群更是不计其数。


她自豪地说:“贵阳市场上的酸汤鱼馆几乎都是从我的店里分流出去的人员开设的。”通过品牌化发展、市场化运作实现苗族酸汤鱼制作技艺有效传承的同时,吴笃琴的酸汤鱼制作技艺也使该项目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不仅公司收益好,还带动1000余人就业。她的徒弟中,完全掌握苗族酸汤鱼技艺的传承人年收入超过10万,其他员工收入在4万-8万元。吴笃琴也获得了“品牌中国年度人物”“贵州酸汤鱼行业领军品牌人物”等荣誉称号。


同时,黔东南州依托丰富、优质的非遗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以保护、传承、利用为主线,积极促进非遗与旅游“联姻”、与脱贫“连线”、与乡村振兴连接,大力发展“非遗+”,让非遗释放活力、尽显魅力,全力推动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夯实了产业基础,不仅使非遗文化根脉得以传承,同时也为脱贫攻坚助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因子。这之中,传承人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生力军,引领非遗助力脱贫,引领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乐里侗寨侗族人民庆丰收过侗年现场  摄/李长华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尤其是在现代市场经济及国家大力重视民族文化保护的背景下,黔东南州民族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以新形式开展,通过各种渠道关注黔东南非遗的人越来越多,政府、学者、商人、传媒等一批批热爱民族文化的人介入到非遗保护中来。从本源上探究民族民间文化传统中民族精神所反映的核心价值,从源头上和根本上寻找对民间传统文化精准认识、精心保护的路,他们大力提倡和鼓励以工厂、培训班和传习所等吸纳并培养民族传承人,在传艺授徒过程中增进师父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掌握,也有助于建立进一步传播传统文化的合作关系。


同时,外来者的关注激发了各民族传统文化持有人投入到传承发展中来,也激发了许多青年人投身到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中来。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传承人的引领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氛围。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非遗传承发展、点亮人民美好生活来说至关重要。黔东南州非遗保护传承富有地域特点、民族特色,在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全域保护发展中,展现了非遗在传承优秀文化、厚植文化积淀、助力精准扶贫、推动乡村振兴、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非遗回归人本,回归生活,让非遗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和传承,成为当下的生活方式,是非遗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重要理念。

转载于:《文化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