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燕 侈口玻璃杯 1965年辽宁北票冯素弗墓出土 辽宁省博物馆
北燕 玻璃钵 1965年辽宁北票冯素弗墓出土 辽宁省博物馆
北朝时期玻璃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南京仙鹤观高崧家族墓出土的东晋玻璃盂
北朝 网纹玻璃杯 1948年河北景县封氏墓群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魏 玻璃碗 1988年大同南郊北魏墓群出土 大同博物馆

北魏·玻璃小瓶。大同市博物馆藏
北魏是中国玻璃制造的一个重要时期。河北定州北魏塔基出土的玻璃器,表明北魏匠人已掌握玻璃吹制技术,可以吹制器形较大的薄壁玻璃容器。
南朝宋 玻璃碗 1984年江苏句容春城南朝宋元嘉十六年墓出土 句容市博物馆

北燕 玻璃盎 辽宁省北票县冯素弗墓出土 辽宁省博物馆
在唐代,佛教的舍利瘗埋制度是选用玻璃瓶作为盛放舍利的最内层容,这也促进了中国玻璃业的发展。此时与西方的玻璃贸易仍在继续,西亚的晚期萨珊玻璃和早期伊斯兰玻璃仍不断通过丝绸之路输入我国。隋唐贵族墓葬中出土的玻璃器相当精美,国产玻璃较魏晋南北朝有所增加,不过这时的玻璃器和汉仿玉玻璃不同,主要注重表现玻璃晶莹剔透的质感效果。
隋唐时期的玻璃器出土数量较多,本土玻璃以陕西西安隋李静训墓的8件玻璃器和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的黄色玻璃托盏为精品代表。

玻璃瓶 西安隋李静训墓出土
玻璃带盖小罐 隋李静训墓出土

静志寺佛塔地宫出土隋代舍利玻璃瓶

静志寺佛塔地宫出土隋代玻璃罂

玻璃深腹杯 陕西咸阳唐韩窦墓出土

新疆库车森木塞姆石窟出土唐代淡绿色高足杯玻璃杯

镶嵌玻璃瓶 唐 湖南省博物馆藏

玻璃盘 唐 法门寺地宫出土

玻璃盘 唐 法门寺地宫出土

枫叶纹描金蓝色琉璃盘·唐 法门寺地宫出土
这种描金玻璃盘是玻璃刻纹工艺的基础上,以金色着重描绘主要图案,使华丽的玻璃盘更为绚烂夺目。据地宫物账的记录,这批刻纹玻璃盘是唐僖宗的供奉品,于咸通十五年(874年)正月藏人地宫。

玻璃茶托盘及茶碗 ·唐 法门寺地宫出土
法门寺地宫中唯一可能的国产玻璃器皿,玻璃茶盏为淡黄色,稍泛绿色,透明度好,口径12.7、通高5.2、腹深4厘米,重117克;玻璃茶托颜色与茶碗一样。平底深托,盘径13.7、足径4.5、通高3.8厘米,重138克,两者都为无模吹制成形。

淡黄色琉璃杯·唐 法门寺地宫出土

玻璃杯·唐 法门寺地宫出土

玻璃瓶·唐 法门寺地宫出土

龙凤纹琉璃配饰,晚唐,陜西乾县靖陵出土
隋唐时期的玻璃制造出现重大发展。尤其是唐朝的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经济、文化繁荣,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隋唐时期的玻璃成分主要采用高铅玻璃和钠钙玻璃两种不同配方,尤其是钠钙玻璃在此时明显增多,这和当时东西方经济文化往来是分不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