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景学会
学会简介
章程条例
理事会
专家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
评审委员会
裁判委员会
纹样研发中心
传统手工艺再设计实验室
AIGC创意与表现重点实验室
文物活化保护重点实验室
教育研究重点实验室
新媒体艺术传播重点实验室
资讯中心
学会新闻
行业新闻
政策法规
党建活动
国际交流
通知公告
学术交流
论坛研究
青年沙龙
科研课题
专家名师
专家智库
作品欣赏
名家论著
基地建设
基地名录
大师工作站
研学基地
游学基地
科普基地
产业基地
生活方式示范基地
分支机构
理论专业委员会
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
雕塑专业委员会
书画专业委员会
织锦专业委员会
木雕艺术专业委员会
玉雕艺术专业委员会
石雕艺术专业委员会
彩石艺术专业委员会
刺绣艺术专业委员会
纤维艺术与设计专业委员会
紫砂艺术专业委员会
玻璃艺术专业委员会
漆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
竹工艺专业委员会
香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
藤铁艺术专业委员会
微缩艺术专业委员会
彩塑艺术专业委员会
砚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
空间艺术专业委员会
造像艺术专业委员会
宫廷艺术专业委员会
青年工作委员会
教育工作委员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
会展工作委员会
线上新经济工作委员会
行业大赛
技能大赛
技艺大赛
证书查询
人才培训
党校培训
专业培训
展览资讯
学术展览
专业展览
会员中心
会员名录
入会申请
会费标准与缴纳方式
专家名师 > 作品欣赏
专家智库
作品欣赏
名家论著
赏读 | 玉雕镂空拉花工艺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4-11-16 浏览量:
101
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有一种技艺,它穿越千年的风霜,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这,就是传说中的“拉丝”工艺。想象一下,古代的工匠们,没有现代的电动工具,没有激光切割,他们是如何将坚硬的玉石雕刻成精美的艺术品的呢?答案就是——拉丝。
拉丝,听起来就像是在拉面,但实际上,它是一种古老而精细的玉雕技艺。这种技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汉时期,经过无数代工匠的传承与创新,到了明清时期,它已经达到了巅峰。想象一下,那些古代的工匠们,他们用一种类似弓箭的工具,绷上丝线,这丝线可不是普通的丝线,而是金刚砂切割线。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沿着玉片上的图案边缘,一点一点地锯割,最终将图案雕刻出来。
这种工艺的难度在于,它需要极高的精确度和耐心。工匠们必须在玉片上画出精确的图案,然后打孔,再用丝线穿过孔,沿着图案边缘进行切割。这不仅要求工匠有高超的技艺,还要求他们有极强的耐心和细心。毕竟,玉石是易碎的,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
而到了现代,虽然有了更先进的工具和技术,但拉丝工艺依然被一些玉雕大师所珍视。他们认为,这种古老的技艺有着独特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一种雕刻方法,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比如,陈大师的《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件作品使用了新疆和田青玉,通过镂空雕和浮雕工艺,雕刻出了四大美女的形象。这件作品的难度极高,但雕工精美,过灯透绿,让人赞叹不已。
再比如,刘大师的《极品香囊》,这件作品使用了顶级的新疆和田籽料,无伤绺裂棉瑕疵,玉质油糯老熟。刘大师运用了镂空拉花绝技,雕刻出了一枚直径约58.3mm,厚度约23.9mm的香囊,两面合有近2000个拉花孔,精雕细琢,薄如蝉翼。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玉雕艺术的展现,更是对古代技艺的传承和创新。它们让我们看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现代艺术家的创新精神。
而在2023年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与创新高级研修班及第十四届玉石文化节上,薛先生的系列镂空拉花作品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他的《翠竹迎春》、《心心相印》等作品,都展现了拉丝工艺的独特魅力。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艺术品,它们更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传承。它们让我们看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也让我们看到了现代艺术家的创新精神。这些作品,就像是一部部活生生的
历史书,让我们穿越时空,感受到了古代与现代的交融。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正说玉石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上一篇:欣赏 | 中国传统纹饰花卉篇——水仙
下一篇:赏读 | 明代孔雀蓝釉瓷器品种与使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