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南藏绣,这一在民间温婉地以“针线”之名流传的艺术瑰宝,是雪域高原上农耕智慧与藏传佛教信仰交织的绚烂篇章。
它宛如一位身着华服的智者,不仅承载着青藏高原千年农耕文明的厚重与历史的深邃,更闪耀着藏族劳动妇女智慧与创造力的璀璨光芒。
追溯其源,藏绣之史可上溯至公元9世纪,与唐卡、堆绣并肩,共铸藏传佛教艺术的三座丰碑。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如一位博采众长的旅者,不断汲取中原文化的温婉、中西亚文化的神秘及藏传佛教文化的神圣,终而孕育出独树一帜的艺术风貌。起初,藏绣是宗教仪式与贵族华服的专属,但随着岁月的流转,它悄然融入藏族百姓的日常生活,化作一股温暖而坚韧的力量,流淌在每一寸布料之上。
贵南,这片被誉为“藏绣之乡”的土地,其传统藏绣之艺源远流长,声名远播。沙沟乡、茫曲镇、茫拉乡与过马营镇,四地如同四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贵南的版图上,共同编织着藏绣的辉煌篇章。全县之内,绣艺高手云集,四百余人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共绘藏绣的斑斓世界。青海省文化厅的认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荣誉,无一不彰显着贵南藏绣非凡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地位。贵南藏绣,其针法之妙,平针如行云流水,串针似繁星点点,跳针跃动间尽显灵动,回旋针则回旋往复,织就一幅幅细腻入微的画卷。绣品之上,色彩斑斓而不失和谐,线条流畅宛若天成,人物栩栩如生,做工之精,令人叹为观止。其内容之广,更是令人称奇,从唐卡的庄严到传统图案的古朴,从山水的辽阔到人物的温婉,从动物的灵动到花卉的娇艳,无一不展现着藏绣内容的丰富多彩与藏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藏绣之美,不仅在于其外在的华丽与精致,更在于其内在的文化底蕴与民族精神的寄托。牡丹象征富贵,梅菊花象征秀美,蝴蝶系花象征爱情,石榴象征多子,桃花、梨花象征丰收,雍仲纹象征吉祥,寿字纹象征生命长存等。它们是藏族吉祥观念的物化形式,是审美观念的集中表现,这些寓意深远的图案,不仅装点了藏族人民的服饰与生活用品,更以视觉艺术的形式,传递着他们对自然、生命、爱情及吉祥的无限向往与美好祈愿。藏绣产品主要有藏传佛教唐卡、藏族文化艺术品、点缀服饰、生活用品、高原风景画照、藏区生活艺术品等手工藏绣产品。所用图案,与青藏高原环境、藏传佛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佛像人物、山水风景、花卉禽鸟、藏獒野兽皆成为刺绣图样,构图活泼,色彩明亮。刺绣时使用多种绣法,以各种彩色丝线和针法之运用(平针绣、乱针绣、缠针绣、套针绣、盘针绣、回针绣、满绣、网绣、交叉绣、长短绣、羽毛绣、打籽绣、锁绣、叠层绣等多种针法),再加上具有民族特色的装裱工艺,便形成一门特殊的技艺,成就了藏绣独特的民族风格。藏族服饰面料以自然色居多,刺绣所用底料色彩自然朴素,多黑底配以红/黄/绿/白色点缀或黑白为主配红/黄/绿色,色彩处理简约而经典,极具地域特色。其色彩审美的习惯,构成了共识的配色体系,形成了稳定的藏族文化特征,蕴藏着藏族人的精神和质朴豁达的审美观。2021年5月24日,藏族刺绣(贵南藏族刺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Ⅶ-132。然而,非遗之路亦非坦途。在时代的洪流中,藏绣亦面临着传承的挑战。当现代工艺与传统技艺碰撞,当年轻人的目光被时尚潮流所吸引,藏绣的传承人群体显得尤为珍贵而脆弱。创新是非遗传承的灵魂,只有紧跟时代步伐,以创新的姿态让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藏绣方能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继续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典藏中式美学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