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绣,是巴蜀地区流行的一种民间工艺,分为川西和川东(今重庆)两大流派,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6年5月20日,四川成都市的蜀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蜀绣又名“川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在丝绸或其他织物上采用蚕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的中国传统工艺。2012年12月0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蜀绣”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作为中国刺绣传承时间最长的绣种之一,蜀绣以其明丽清秀的色彩和精湛细腻的针法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韵味,丰富程度居四大名绣之首。蜀绣主要指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平原一带的刺绣,由于文化和地理的渊源,也发展到重庆等周边地区。以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成都平原水土丰美,气候宜人,温湿度都适宜栽桑养蚕。川西这一地区古称“蜀”,在巴蜀大地上盛产丝绸;古蜀大地的丝绸文明孕育了发达的丝织技术,这既为蜀绣提供了刺绣原料——丝绸和丝线,使蜀绣发展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又为蜀绣发展兴盛创造了产业和文化环境。《史记》载,春秋时蜀地把丝织品、麻织品运往秦国都城雍进行贸易,至两晋时,刺绣品已成为蜀地特产。蜀绣随着蜀地丝织业的发达而发展起来,汉末三国时期蜀绣产品为官府所控制。隋唐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织绣品需求剧增,蜀绣在此情势下得以迅速发展,达到历史上的高峰。明清两代,除闺阁女红外,四川又出现了许多专业刺绣人员和小型刺绣作坊。清代蜀绣作品
蜀绣清代红缎绣花
▲ 汉代蜀地织锦护臂“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国家一级文物
到1925年前后,仅成都就有刺绣从业人员一千多人,店铺六十余家。20世纪50年代,蜀绣遍布四川民间。70年代末,川西农村几乎是“家家女红,户户针工”,刺绣从业人员达四五千人之多。蜀绣历史悠久,最早可上溯到三星堆文明,东晋以来与蜀锦并称“蜀中瑰宝”。蜀绣以软缎、彩丝为主要原料,针法包括12大类122种。具有针法严谨、针脚平齐、变化丰富、形象生动、富有立体感等特点。蜀绣以本地织造的红、绿等色缎和散线为原料,各种针法交错使用,施针严谨,用线工整稳重,设色典雅,既长于刺绣花、鸟、虫、鱼等细腻而生动的图像,又善于表现山水磅礴的气势。受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地方文化艺术等因素的影响,蜀绣在长期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严谨细腻、光亮平整、构图疏朗、浑厚圆润、色彩明快的独特风格。
蜀绣大师郝淑萍作品 | 双面绣《芙蓉锦鲤图》
蜀绣大师孟德芝作品 | 双面绣《荷花猫鱼》
蜀绣大师孟德芝作品▲ 郝淑萍绣品《凤求凰》
与川西蜀绣和苏绣、粤绣、湘绣等相比,重庆蜀绣更突出地显示着鲜明的重庆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呈现出大胆夸张、想像丰富、幽默逗趣、贴近生活的艺术风格。它以传统的花卉、动物、戏装、脸谱、风景、城市建筑、仕女、现代人像等为创作题材,内容极为丰富。其绣法以单面绣、双面绣、异形异彩绣为主,基本技法包括铺针、直针、斜针、穿针、参针、散套针、三排针、浮线针、覆盖针、压花、上飞色、下飞色等,整个针法体系完整而严密,具有密不成锥、稀不见底、光亮平齐、短针细密、内实外松、张弛有度的技艺特点。▲李飞巴福刺绣《飞天》 成雪 摄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服饰和房屋装饰的审美需求持续增长,为适应新的形势,蜀绣传人不断创造着新的刺绣针法,努力将大量创新型的蜀绣作品推向国内外市场。经过长期发展,蜀绣的手工制作技艺日趋成熟,且自成体系,传承有序。郝淑萍《九寨秋色》
孟德芝《秋色高原》
孟德芝作品 | 双面异形绣《九子·熊猫》正面
孟德芝作品 | 双面异形绣《九子·熊猫》反面
四川省非遗馆一楼守正创新单元内的展品《西游记》,这是一幅以西游记人物为题材,以抽象变形为艺术手法,以表现蜀绣针法为目的蜀绣作品。作品长2米、高1.15米,不仅尺幅惊人,还运用了72种蜀绣针法,给人以另类的美感和无穷的想象空间。1915年蜀绣获巴拿马博览会金奖,21世纪初被人民大会堂收挂,2004年《太阳神鸟》被“神六”飞游太空后由国家文物局收藏。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典藏中式美学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和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