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 | 华夏前尘:春秋战国造物设计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3-03-09  浏览量:572

       春秋战国时期的手工业生产,可以划分为官府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两大类型。在春秋战国这个革新的时代,手工业在艺术设计上取得的主要成就是,实用品的设计成为手工业艺术设计的主流,在设计上追求系列化、整体化。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运用,不但给青铜器、漆器、交通工具、家具等艺术设计带来新的品种,而且使产品的功能、造型、装饰、色彩都出现了焕然一新的变化,使艺术设计富有强烈鲜明的时代特色。
金属制品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由以精神功能为主转向实用功能为主,像殷商、周初那种厚重庞大的青铜器已经逐渐消失,传统青铜器的造型和成型工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以前所没有或少有的实用品种,如镜、奁、盒、带钩、熏炉、灯具等被大量生产制造出来。而且从整体上来说,这个时期青铜器出土的数量,实际上比殷商、周初时期还要多。

金啄木鸟 战国秦公一号大墓出土金兽 战国秦公一号大墓出土

金带钩 战国秦公一号大墓出土

兽形金饰 凤翔县马家庄秦宗庙遗址出土

金兽,春秋,1988年陕西省凤翔县秦雍城遗址出土

秦陵博物院铜车马上的金当卢

龙首蟠龙金带钩 春秋,(镶嵌已脱落)2001年陕西省凤翔彪角镇上郭村出土

战国时期 匈奴王鹰顶金冠

鸟形青铜匜  春秋•燕   河北唐山贾各庄出土

“秦公”青铜簋  春秋•秦  传1921年甘肃天水出土
  “秦公”青铜簋是盛食器,是一件极为精致的祭祀礼器。簋盖内刻有54字铭文,器内有51字铭文,记述了秦国祖先的丰功伟绩,也彰显着作器者欲继承祖先事业,永保四方土地的心意。

“王子午”青铜鼎(附匕)春秋•楚
1978年河南颖川下寺2号墓出土
  “王子午”青铜鼎是春秋青铜礼器七件列鼎中最大的一件。青铜鼎腹内壁铸有84字铭文,记载了王子午的德政,以及祭祖祈福的事件。“王子午”青铜鼎一改商周铜鼎硬朗的风格,整体造型尽显柔美之态。不仅如此,该青铜鼎在铸造时也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铸焊技术,并以此技术铸造了盘铸于鼎身的6条龙型异兽。

青铜盏  春秋•楚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1号楚墓出土

“吴王夫差”青铜鉴   春秋•吴
传河南辉县琉璃阁出土
       器内铭文12字,记载此鉴为吴王夫差(吴王光之子)自用鉴。鉴是盛行于春秋时期的水器。
铜提梁壶 战国 湖北荆州雨台山M480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洹子孟江”青铜壶  春秋•齐

“令狐君嗣子”青铜壶   战国•韩
传1927年河南洛阳金村古墓出土

战国·金银错提梁盉,现藏于日本泉屋博古馆
人骑骆驼铜灯 战国 
湖北荆州门包山二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铜人擎灯 战国 湖北荆门望山二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栾叔”青铜缶  战国•楚

“鲍子”青铜镈   春秋•齐
传1870年山西荣河出土
蛇纹铜镦 战国 浙江绍兴越城区皋埠镇上将村凤凰山出土 绍兴博物馆藏

兽耳青铜壶   春秋•晋
传山西侯马出土

“楚高”青铜缶   战国•楚
1954年山东泰安出土

青铜冰鉴   战国•曾
1978年湖北随县出土

  青铜缶  战国•曾 1978年湖北随县出土
        这件青铜缶肩部有铭文两行“曾侯乙作持用终”,该器重达300多公斤,是迄今发现的东周时期最大最重的酒器。这件大器的铸造采用的是分段铸造再拼合的工艺,器身分两次铸造,先铸上半截,再接铸下半截。器表的耳和钮是单独铸造再拼接上去的。

  器表有七组纹饰带,涡纹、重环纹、蟠螭纹、雷纹、蕉叶纹、带纹等,花纹细密复杂但很规整。

蔡侯申青铜方壶   春秋•蔡
1955年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 
  此壶为蔡侯申所作。蔡侯申即为蔡昭侯,春秋时期蔡国国君。

“曾仲斿父”青铜方壶  春秋•曾
1966年湖北景山苏家垄出土
         “曾仲斿父”青铜方壶出土于湖北京山苏家垅。铜壶由壶盖和壶身两部分组成,截面呈少有的圆角长方形,壶身有10个呈“莲瓣”状的波带纹,圈足上还饰有一周垂鳞纹。壶盖内和器壁内均铸有12字铭文,释义此壶为曾仲斿父所作。整个青铜壶器体高大,纹饰精美,显示了其主人的高贵身份。铭文所提到的国家是在这个群雄争霸的年代中早已销声匿迹的曾国,而此件青铜器的出土也为我们踏寻古国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卢金   战国•楚
1979年安徽寿县出土

春秋·金鸱鸮形马胄饰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虎钮青铜罍[léi]   春秋•郑
1923年河南新郑出土

青铜牺尊  春秋•號
1956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
这件尊呈兽形,古称“犀尊”,是一种酒器。

“杞伯”青铜簋   春秋•杞
1959年孙鼎先生捐
        杞国是春秋时期一个小国,都杞(今河南杞县),公元前445年为楚国所灭。

“鲁伯大父”青铜簋  春秋•鲁
1970年山东历城出土

“齐侯子行”青铜匜  春秋•齐
1977年山东临朐出土

  壶是当时主要的盛酒器,按形状可分方壶和圆壶。根据《仪礼》记载,方壶多用于重要的礼仪场合,等级较高。

青铜编钟  春秋•楚
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

青铜编磬  春秋•楚
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

三轮青铜盘    春秋
1957年江苏武进出土

人形青铜灯(附勺)春秋•齐
1957年山东诸城出土

青铜提梁卣[yǒu]  春秋
湖南湘潭出土

青铜缶  战国•蜀
1955年四川成都羊子山出土

春秋嵌红铜青铜壶 现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春秋青铜豆 现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春秋青铜鼎

春秋青铜虎钮镈[bó]

春秋嵌蓝青铜罍[léi]

春秋嵌蓝青铜罍(俯瞰)

春秋青铜楚王盂
春秋青铜楚王盂(俯瞰)

春秋青铜豆

战国嵌红铜青铜壶

战国秦青铜钟

战国秦青铜钟(纹饰)

春秋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  国家文物局
金盏 战国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金镇 战国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战国 云纹金盏、金勺 湖北省博物馆藏
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
四山纹铜镜 战国
透雕龙纹镜镜背 战国
铜缶 战国 湖北荆州郢城镇郢东岳山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错金银龙凤纹铜樽 战国 湖北荆州望山二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战国 铜器掐银丝梵文瑞兽三足鼎
刻铭提梁铜盉 战国 苏州吴中区枫桥何山东周墓出土 苏州市吴中区文管办藏

错银铜双翼神兽战国• 中山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军用制品
        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术的另一项重大发展是炼钢技术。钢铁兵器比青铜制品要锋利得多。由于战争频繁,兵器种类获得迅速发展,兵器生产的数量也有很大的增长,质量也有很大提高,特别是形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战争兵器有:剑、戟、矛、匕首、镞、链、铁架、铁杖、箭镞、弩机等。这些铁制器物的造型设计不仅充分考虑到它的使用功能,而且在外形上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此时长剑盛行,成为近战格斗的常规武器。现已出土的当时剑器有越王勾践、吴王夫差、吴王太子佩剑等10余柄。
春秋战国时期铜箭镞
战国铜箭簇
楚王孙(渔)铜矛 战国 湖北荆州左冢出土
         床弩 又称“床子弩”。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是把普通弩大型化,装在发射台式车辆上,以绞动绞轴装箭,待机发射,其主要功能是攻城。据宋代《武经总要》记载,宋代时,小型床弩需操作者5~7人;大型床弩,如“八牛弩”,则需用100人以上,其射程可达1500米左右。
 鎏金凸目纹(饰)短剑
铜戈 战国 绍兴越城区皋埠镇上蒋村凤凰山出土 绍兴博物馆藏
王子于铜戈 战国 无锡博物院藏

春秋青铜几何纹矛头

战国  错金青铜戈

战国 三角云纹青铜当卢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博物馆藏
马首的镂金饰物。因饰于马额中央,故称。同'当垆'

战国 青铜短剑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博物馆藏

春秋金柄铁剑 宝鸡益门村二号墓出土

越王勾践剑
        作为春秋时期,青铜剑巅峰之作的越王勾践剑,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其全长55.7厘米,其中剑身455.6厘米,剑宽4.6厘米,采用了复合金属工艺铸造。所谓复合金属工艺,指的是铸造过程中,采取了两次浇铸,才使得器物复合成一体。

原文载于:民间文化史纲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