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浓缩的爱——姥姥家系列微缩艺术作品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2-10-29  浏览量:95

你可曾记得,

嘀嗒作响的老钟表,

古朴的旧家具,

屋外飘着鹅毛大雪,姥姥盘腿坐在炕头,

昏黄灯光下手中做着针线活,

厨房热气蒸腾,饭香四溢,

房子虽旧,却处处温馨。

    姥姥家系列微缩艺术作品,目前有《姥姥家的厨房》和《姥姥家的卧室》两件作品。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微缩艺术专业委员会会员刘慧远、朱恩艳及女儿刘梓瑶一家三口,共同耗时近两年制作完成。

    夫妻俩都是80后出生在内蒙古,现居成都,从事游戏制作和绑定工作2011年夫妻俩曾合作出版过《绑定的艺术——MAYA高级角色骨骼绑定技法》一书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得到众多业内人士的好评与肯定,后再版印刷。

 

 

作品制作初衷只是为了留住记忆,纪念故去的姥姥,其中也承载了我们对故乡和儿时的回忆,以及一家三口之间默契的情感。

 

    小时候交通信息不发达,回姥姥家要提前半个月写信告诉她几号去车站,姥姥不识字,每次都要请邻居读。等到约定好的日子时,姥姥和姥爷会赶着马车去接,内蒙古的冬天特别冷,在马车上姥姥会用厚厚的棉被裹着我。到家后,姥姥也总会把最好的吃的攒着留给我。她会把最大的鸡蛋留给我吃,小的卖掉换一些生活用品,所以我们在制作时,会把鸡蛋故意做的大一些,因为在姥姥带给我的认知里,鸡蛋都是很大的。

    姥爷后面身体不好,行动不便,经常靠坐在卧室门背后的土炕上,看着姥姥在炕边揉面做饭。由于经常靠着那面墙,那一片墙面也会比其他地方颜色深,墙漆也磨损的多。炕沿的角落里也放着姥爷常用的拐杖。

    作品是以1:10的比例缩小制作。为了尽可能还原儿时的记忆,我们最开始对作品的设定就是要完全按照原工艺和材料去复原,还有一小部分因为自身的技术达不到,才会选择一些替代材料,如:锅是纯手工敲制而成;桌凳以及饸烙床为榫卯结构,可以拆解组装;风箱可以拉动并且出风等。

下图为姥姥家的厨房局部

有锈迹的铁质脸盆架在青砖地面上留下长长的影子,一个搪瓷脸盆斜放在盆架上。姥姥家所在的村子缺水,用水需要到远处水井去挑,脸盆斜放着就是为了省水。

《姥姥家的厨房》是我们制作的第一件作品,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姥姥家本来是土坯房,为什么作品中反而是砖房。因为姥姥生前最大的愿望是可以住上砖瓦房,只是当时每家生活条件都不好。等到我们有能力的时候,姥姥已经离开多年,很遗憾只能以这种方式为姥姥实现愿望了。

    我们都是从零开始学习,又是业余时间制作,加上前期准备工作耗时多,因此制作周期比较长。当时的很多用品,小时候见过用过,但具体到制作工艺那些完全不了解,就需要一点点考证尺寸和结构。如研究风箱如何鼓风、桌凳榫卯如何制作、此外还有竹席和筐的编法、脸盆架的焊接、灶台的砌法等等。整个制作时长近两年,前期准备就花了大概一半时间。

    姥姥的房子现在还在,只是空置近20年,早已没有了儿时的温馨,很多用品随着时代发展都已经更换。我们去了实地测量,屋里还有的老物件就直接量没有的就从网上找参考实在找不到了就利用三维建模对比调整。

 



还有就是收集材料,用到很多土、树枝、草等等都是出去捡的。带孩子拿着小簸箕跑到河边扫点儿土,还要用网筛一下。有时开车出去玩,看路边有荒废的农田和房子,也去捡铁皮,建筑废料,各种泥土,估计能用到的就捡一些回来。后来有段时间我俩就跟着魔了一样,去哪儿都捡东西。孩子说:爸爸妈妈现在怎么有一个毛病呀,去哪儿都捡破烂儿回来。

当准备工作做好以后,就开始制作三维模型。我们夫妻俩是从事游戏制作的,对三维模型这一块儿比较擅长。通常会先通过三维模型预览成品效果,根据三维模型数据对比找不到实物的那些用品的比例。

其实这个三维模型也是改了很多版。开始打算把卧室的整体都做出来,后来发现中间高、两边低的结构会遮挡视线,所以切了部分墙体,做了抛面出来,确保观看视角。当三维模型确定以后,就开始绘制平面图,方便后续切割铁皮或木头,之后才开始手工制作。

小物件背后的故事

作品中用到的砖是一块一块用自制模具手工做出来的,其中1700多块都是当时只有五岁的女儿刘梓瑶制作。砖做好了以后就开始铺地面,爸爸告诉女儿怎么铺,孩子头天晚上就会按照爸爸说的铺好,然后妈妈第二天把她送到幼儿园后再粘上。

当时因为工作关系,爸爸每天下班到家后都接近十点。休息半个小时就会开始制作,通常做到凌晨三四点才休息,早上八点半继续起床去工作,这样连轴转的日子持续了半年多。可以说很多小物件都是在那段夜以继日的时间里打磨出来的。很多朋友了解以后觉得我们这样太辛苦,其实在我们自己看来,能为喜欢的事情投入精力去钻研,实在是很幸运的一件事。每个晚眠的夜,夫妻俩看着材料在各自手中成型,再与深刻记忆中的那个影子一点点重合,都会相顾无言默默流泪。

下图是手工做的1700多块微缩砖

下图是和孩子一起做砖

体部分砌了半个月,当时不懂该怎么砌,砌着砌着就歪了,期间返工了无数次最后终于算是砌起来了,结果还是歪的。有朋友安慰我们说,本身老房子的墙体都会有各种问题,墙歪了反而更真实!哈哈,看来也算歪打正着了!

下图是切割出来的椅子木料。因为太小担心影响牢固度,这个椅子没有做榫卯,而是胶粘而成,有一些小遗憾。

下图为铁制作过程,材料用的是牛肉罐头的铁皮,一锤一锤敲制而成。

下图为手工编的小筐,在老家用来装一些常用的蔬菜,相比其他物品的编制,筐相对简单,这个筐我是故意编大了一些,因为当时姥姥家的筐也很大

下图为孩子给上色做旧

下图为手缝小被子

下图为小马扎榫卯结构,榫卯精度为0.5mm

厨房切菜用的菜墩子,是在外面捡的树枝切片的。刚切完很潮湿,没有办法做旧正好赶上我们家了暖气,直接在暖气上放了一个月,然后再扔外面风吹日晒雨淋了半年

风箱的制作时间是最长的,也是最难的不是因为技术难,而是因为找不到任何记载风箱出风原理的。我们通过请教老人,再结合一些资料,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去研究风箱结构然后用三维数据反复推敲,最后终于做了出来。但是有一点点瑕疵,风箱出风那块儿里边需要鸡毛,当时没有找到那么小的鸡毛,而是找的替代材料,推拉也有风,但是风量较小

下图是风箱拆解结构图

水桶是午餐肉的罐头盒子制作,先是敲制型,然后进行焊接很多时候我们用的材料很普通,但是要把它制作出来会有些耗时。

笼屉也是根据真实编制工艺制作,参考了大量制作笼屉的视频资料

木制锅盖没有用上色做旧处理,而是用了碳化工艺

下图是内蒙古农村用的笊篱,也是令我们比较头疼的一件物品。同样的找不到编制方法。最后实在没办法了,爸爸对着照片分析了一周,才最终编制出成品。

草帽用了讨巧的编制方法,因为太小了,按照真实方法制作确实非常难,也是有一些遗憾

这个是姥姥家用的碗柜,门可以开合。小柜子上的金属构件想做的跟姥姥家那个一模一样,但是太小了没成功,最后做了个传统木柜子上用到的样式进行替代。碗柜上面的柜子可以放米面粮油,有些放衣物被子之类的东西。不过柜子里面全部没有刷漆,只是为了省油漆而已。

铲子、勺子之类的物件,本身是铜的,我们就用铜做,本身是铝的,就用铝做。

这个小炕桌也是令我们比较头疼的一件。我们全部都是手工切割木头,硬切起来特别费劲,决定用松木制作。因为松木软,我们那个榫卯又太小,不到一毫米,所以组装的时候稍微一用力就断了。就这样我们做了四个,最终才成型了一个。

剪刀是先把铁丝敲成形,最难的事就是剪刀中间的那个孔。由于孔径只有零点几毫米,还是花了不少力气去抠那个小孔。因为是金属制成的,这个剪刀也可以剪东西的。另外在抠小孔的时候不小心扎到了手指,至今手指还留下了伤。

这是厨房作品里的门,姥姥家现在的门是包了铁皮的。因为门坏了,所以才包了层铁皮,小时候根本没有,全部都是这种门它不是整块儿板,而是几块板拼接的,为了省料

门上的窗户我们本来想用真的玻璃,后来发现玻璃太厚会影响比例,最后用的有机玻璃有机玻璃全被镶在里外的窗框中间和姥姥家的窗户一样

下图为早期制作的小物件

小斧头也是金属的,可以敲东西。刀是经过切割打磨后进行做旧处理。

这个扫把当时也是做了很多都不理想,用过草、竹子和其他的很多材料都不行,不是太粗就是质感不对。后来出去找材料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一种植物,才把扫把做出来。好多朋友看到我作品后就觉得里面最真实的就是扫把主要是因为我们采用物理做旧的方式处理,扫把不就是用来扫地的嘛!我就是用它来扫地扫水,扫的时候要注意别把它折断。扫完以后我把它放阳台上风吹日晒雨淋了半年,最后就是这样的效果。

这个小镜子大家应该很熟悉,小时候经常用。做的时候也是用的金属,虽然本体特别特别小,但是爸爸还是做出来了,而且还可以折叠。

图是姥姥经常会用到的纳鞋底的锥子,剪刀,布料,线团儿。锥子一共有三把,该是木头的就是木头做,该是金属的就是金属做。晚上做锥子的时候,由于太小,做着做着就不知掉哪里了,只能再做一把。

这是爸爸在做三五座钟时的场景。小时候经常看到这个,但是不知道它到底有什么含义,为什么叫三五座钟?后来一查才知道,它产自上海,三五一十五,就是指上一次发条,可以走15天。我们不是为了单纯的缩小,而是每做一件都会考证历史和工艺

图是做的军用水壶。此外我们还制作了小暖壶记忆里老人用的壶都是竹编的,里边装个壶胆,但是我们编出来后感觉效果不是很好于是又用铁皮去敲,无奈接口太厚了也不行。没办法,最后用了陶泥去做,捏出来上的颜色。这个暖壶没有按照真实的材料去,一直是我们觉得比较遗憾的事情

编制失败的暖水壶

我对自己做旧的这个铁锹把很满意,觉得包浆感十足,哈哈!

这是卧室的门,把手是用金属一点儿一点儿切割出来的,右图这个是插销,装在门的另一面。很多有过相似生活的朋友觉得我们那个插销装的太低,觉得和真实情况不符,其实是有原因的。当时外孙子太小,姥姥家装插销的时候特意装低了,方便小外甥进出。

下图是卧室用的窗户,细看的话,每一个窗框边上都有一个大概零点几毫米的倒角,完全是手工一点一点抠出来的。里边那一面,每一个窗框边上都有一个大概零点几毫米的凹槽,那个是镶玻璃用的。大家可能不是很意,没有观察到,但是该做的细节都做了。还有刚切割好的窗户上的金属把手。

北方冬天必备的炉子这个是铁制的,上边那几个炉盘也都是铁的,每个炉盘都会有一点小倒角,这个倒角要刚刚好才行,要不小炉盘就掉下去了。

竹席也是手工一根一根拉出竹篾,然后再编起来。

当时那个年代家家必备的大铝锅,外面看着脏兮兮黑漆漆的,把它放在炉子上,冬天的时候煮点羊肉、做一些饭都用的到。由于是手工敲制,所以没那么圆

下图为老式爆米花机,香喷喷的爆米花在招手了

铁皮敲制的脸盆,家家必备

姥姥家的相框,里面是姥姥还有孩子们的照片。这个大面板常吃面食的北方家庭必备,我也是尽量采用物理做旧的方式去给他做旧。刚刚做完面食的面板还没有清理干净,看得到面颗粒,闻得到胡麻油的香味

那时候的房子为了增加强度防止墙体开裂,有些墙面是泥加草在里边的,此外还需要苇帘儿,因为要缩小比例我是一根一根撕成草丝铺在上面。卧室墙体因为长途携带的缘故被迫裁成了两部分,要不随身携带过不了安检,托运的话就变成废墟了。卧室和厨房本来也应该是一体的,也是因为携带问题分成了两件。

两年的微缩制作,有欢笑,更有眼泪。走了很多弯路,也收获了更多鼓励。许多只有一面之缘或者素未谋面的朋友们给予了太多的鼓励和支持。其实我们这两件作品的技术和效果不一定有多好,只是想把记忆里最温暖的画面展现在眼前,让我们在漂泊的异乡也可以随时感受到家乡的温暖! 

希望可以坚持本心的一件件做下去,感动自己感恩过去。也感谢大家能抽出时间来听我们讲记忆里的故事!谢谢!


原文载于: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微缩艺术专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