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黄宝贤:原创的重要与价值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2-09-18  浏览量:1380


黄宝贤老师早期从事广告业,44岁时,他在自己广告事业顶峰时思考退休后的生活,决心从事一项自己终生至爱的工作,并毅然转行。之后,他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进行漆器创作研究,于日本能登半岛研究玻璃工艺,同时于轮岛学习髹漆技艺。时至今日,黄宝贤老师已从事漆艺创作20年,并于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多所高校进行漆艺研究和教育。他对漆艺教育、漆艺文创市场的思考,给予我们很多启迪。
Q:沈绍安漆艺
A:黄宝贤老师


黄宝贤,1956年生于中国台湾。台湾艺术大学工艺设计学系客座助理教授,东京艺术大学客座研究员,台中明道大学时尚造型学系专任副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福州大学厦工艺美院客座教授,福建闽江学院漆艺学院客座教授,福建工程学院设计学院产品设计系专任副教授。
作品应邀参加多个国内外重要展览,如2011年上海文化创意展、2012年韩国世界漆艺展、2015年首届亚洲漆艺展、2018年福州国际漆艺双年展、2019年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等。作品荣获多项大奖,如1982年第三十六届全省美展设计类第一名省政府奖、1983年全国青年创作奖银牌奖、2010年中国福州海峡版权(创意)产业精品博览交易会金奖等。
擅长跨文化、多媒材创意,并融入设计、文学、科学等思考,推动传统的当代更新。
 Q 您将大漆与琉璃进行结合创作,同时还将建盏、陶瓷、金属、版画与大漆进行结合,请问您为什么选择跨文化、多媒材的创作方式?
 A 我之前在台湾艺术大学工艺系教学,涉及的材质很多,如陶瓷、木工、琉璃、漆器、金工等。如何使用这些材质,如何将各种材质变成一件艺术品,就必须要了解材料的特性。在这些材料当中,大漆的包容性最大,它与任何材料都可以结合。
一方面,现代人在视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使用多个媒材融合表达容易实现想要的效果,这是未来的趋势,也是目前很多艺术家正在尝试的,所以我在作品创作中几乎都是使用两种以上材料进行创作。


在漆艺创作方面,您一直坚持的是什么?
 A 一方面,我坚持漆艺创作要走“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这条路,我们创作的作品不是只能看不能用,要能带到生活中去,这样创作作品意义更大。人们的生活水平一直在提升,对生活用品的要求也在提高,所以我们不能用最原始的方式去创作。
另一方面,我坚持在创作过程中要全身心投入其中,这个比较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很小一部分人使用漆器,大众对漆器的接受度仍不高,您认为这与什么有关?
 A 我认为这是认知的问题。日本民众对漆器普遍有所了解,他们对漆器的购买力很强,我们国内的民众很多人不了解漆艺,对漆器的认知本身就存在偏差,所以国内民众对漆器的购买力较弱。
但是近几年很多高校设置了漆艺相关课程,每年都有漆艺专业的学生毕业,如此一来,民众对漆艺的认识会越来越普及。


您正在创作一本关于漆的书籍《漆情六艺》,请问书籍是否创作完成?在这本书籍中您希望传达什么理念?
 A 《漆情六艺》这本书创作过程比较漫长,加上疫情影响,很多调研中断了。
这本书不是采用画册模式进行编撰的,它包含了我从事漆艺创作的阐述及我对漆艺的热爱之情,六艺是指六种艺术和六种技艺,书籍装帧我希望加入大漆的元素,如制作漆盒装这本书,所以这本书的创作需要较长时间。
我希望将来这本书是值得收藏的,可以供漆艺学术研究参考的。

您在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以及日本高校任教,请问在漆艺教育和漆艺文创方面,中国台湾、中国大陆和日本有哪些不同?
 A 日本漆艺传承历史比较悠久,且是有计划性地传承下来。近几年,日本漆艺界涌现出很多当代漆艺作品,当代漆艺创作与传统漆艺创作两种创作类型发展都不错。
中国台湾受日本漆艺影响很深,台湾的漆艺文创发展不错,近几年很多大专院校开设漆艺课程,很多年轻人从事漆艺行业,这是台湾比较突出的特点。

中国大陆早期更偏向漆画创作人才培养,但是学生从学校毕业后,早期无法以漆画创作谋生,而可以从事漆器创作相关工作以此谋生所以,近几年高校更加注重漆器创作人才培养了。
因为生活方式不同、需要不同,所以各个地区漆艺发展也不同。整体来说,各个地区漆艺都是在向上发展。
在漆艺文创方面,您认为目前普遍的问题是什么?您期待作出哪些改变?
 A 我认为目前普遍的问题是文创作品缺少原创性,市场上一旦一种产品卖得好,大家就会模仿,如此一来,原创者就会受到很大损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部分还是要从认知上解决。


漆在文创产业目前被定位为增值产业,不是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是1+1+1=3,一份工资、一份材料、一份利润,这样的模式无法体现产品本身的价值,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如疫情,很多工厂就会倒闭。增值产业是1+1+1=111,第一个“1”指创意,指在市场上你的产品跟别人的不一样;第二个“1”指技艺,是要有技术;第三个“1”指生意,生意就是营销,会做还要会卖。
认知问题本质是人才问题,人才培养靠教育。人才出现了,环境还要有包容性,需要为人才提供发挥空间。


作为2022年“沈绍安奖”漆艺文创设计大赛的评委,您希望在本次大赛中看到什么样的作品?
 A 沈绍安漆艺博物馆举办这个大赛是很值得鼓励的,我希望在这次大赛中看到具有原创性的作品,不仅有好的构想还能够商品化的作品,希望作品能够走向市场。


原文载于:沈绍安漆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