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 北方青瓷的代表--耀州瓷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1-12-11  浏览量:31

陶瓷,时而风华绝代,清高倨傲,时而温润可人,遍布千家万户.

作为中国走向世界最早的一张名片,它用胎体、釉面、器型、图案等一个个具象化的符号,记载了中华民族传承与发展的一系列传奇,而作为其中代表之一,耀州瓷可谓极负盛名。


耀州,设立于五代后唐时期。北宋称耀州为华原郡,金元时称为耀州,因此考古工作者称黄堡镇唐代遗址为“黄堡窑”,而宋、金、元时的黄堡窑才依照习惯称为“耀州窑”。


“南有龙泉瓷、北有耀州瓷”由来已久。耀州瓷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因产地在宋代辖于耀州,故名耀州瓷,或名耀瓷,属六大窑系。青瓷胎薄质坚,釉面光洁匀静,色泽青幽,呈半透明状,十分淡雅。



耀州青瓷烧制工艺十分讲究,须经原料加工、成型、刻花、素烧、施釉等工序烧成。其成品刻花装饰独特,是耀州青瓷最大的特点。

装饰手法上以刻花和印花为主,刻花尤为精美,刀法犀利流畅,刚劲有力,立体感较强。



装饰艺术上,纹饰丰富多彩。纹样有动物、人物、花卉和图案等。纹样中的动物有龙、凤、狮、犀牛、马、羊、狗、鹤、鹅、鸭、鱼、鸳鸯等。人物有婴戏、佛象、力士等。花卉有莲花、牡丹、菊花、梅花、水草等。图案纹有:八桂纹、三角纹、回纹等。在纹饰上,五代以前古朴大方;宋时丰富多样,且技艺精湛,出类拔萃;金元时日趋简单。

耀州瓷出产于西安以北一百多千米的铜川。窑址以黄堡为中心,其范围包括上店、立地坡、玉华、陈炉及耀县塔坡一带。耀州瓷创烧于唐代,五代成熟,宋代鼎盛,元、明、清延续,有1300多年的烧造史。据古书记载,在它最辉煌的时候,漆河两岸陶坊密集,史称“十里陶坊”,每当夜幕降临,炉火星星点点,彻夜不灭,成为一道壮丽的景观,“漆河不夜”也被誉为耀州七景之一。




耀州窑的盛名在宋代时达到顶峰,曾被列为贡品,止于十五世纪末的明代中期,有八百多年的连续烧造史。耀州窑博物馆是中国规模最大,集遗址遗迹展示、文物标本陈列、模拟古代制瓷工艺演示三位一体的古陶瓷遗址专题博物馆。


(陈炉古镇桥上李家瓷坊第十代传承人:李忠楼)




高把子大老碗是咱关中人喹面侄羊肉泡馍最喜爱的器具,兰花花高把子,大老碗缩小版,喝茶用的主人杯,淳朴、自然、亲切,勾起了儿时的记忆手工拉坯、 手工绘画,喝茶、喝酒美得很!

潜藏在世外“陶”源的“陶人”。千年古镇,几乎家家户户都是世代制瓷,没有盖子的倒流壶、永远倒不满水的公道杯、发出鸟叫声的凤鸣壶等一件件看似神秘离奇的青瓷物件,哪怕是镇上的小孩子都知道其中的奥妙。

原载于:云尚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