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 | 西汉漆器纹饰与现代文创的交融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1-12-10  浏览量:55

01

汉代海昏侯漆器纹饰的律动美

汉代海昏侯漆器上纹饰变化无穷,大体上可以分为:祥禽瑞兽类、植物花卉类、自然景观、气象类、抽象几何文字符号类。

祥禽瑞兽类

祥禽瑞兽这些本不存在于世间的神物,用在艺术作品中,以表达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美好的愿望。比如南昌海昏侯出土的凤鸟纹漆盘,以黑漆为底将曲线凤鸟纹为图融入旋转交错的曲线构图中,通过具象形态到半抽象直至抽象形态的提炼,其美在造型的力和势的回旋与流动上,更表达了凤鸟纹富贵、吉祥的的美好寓意。

图:海昏侯凤鸟纹漆盘

植物花卉类

关于植物花卉题材一般包括缠枝纹、草叶纹、蔓草纹、枝叶纹等。如海昏侯彩绘漆盘是龙纹与草叶纹组合而成。在各种曲线婀娜流畅的交错,既生动活跃又富有活力、灵动跳跃,把线条的张力与美感表现到淋漓尽致

图:海昏侯彩绘漆盘

自然景观、气象类

自然景观、气象类主要包括云气纹、天象纹、四神纹、卷云纹等。例如海昏侯云气纹漆勺上的云气纹,抓住了云朵的自由游动、律动的特点,表达了云气纹线条的流畅,蜿蜒舒卷、富有变化。看似随意却严谨的造型具有一定的规律美和秩序性。云气纹的运用极易使画面产生严谨又不失灵活生动的装饰美感。

图:海昏侯彩绘漆勺

抽象几何文字符号类

漆器中常见的几何纹饰有回纹、方三角形纹、菱形纹、方块纹等。主要是以简单的点、线、面的形式组成图案,由于几何构成方式不同,纹样妙趣横生、各不相同,在漆壶、圆盘等器皿上得以大量运用。海昏侯漆器作品色泽饱满、线条优美流畅、纹饰图案丰富多样、内涵寓意颇具代表性。纹饰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和自然,实现于工艺技法。

图:海昏侯彩绘漆壶

02

对海昏侯漆器“以形写神”的创新

对海昏侯漆器的纹饰等设计元素形态的提炼与融合并非拿来主义,而是以形写神,对其“神”的提炼,达到形神兼备的设计高度。为了更好地传神,表现客观事物的内在神韵,形的表现可以灵活,超越客观物象的外部特征,强调主观情怀的流露和创造作用,使艺术形象在“似与不似之间”达到更高层次的艺术真实。

海昏侯文创产品可以“不求形似”且通过自己的审美情趣积极主动地对客观对象进行取舍、加工改造、补充虚构,超越具体形象,使艺术形象更典型、更具精神。海昏侯漆器纹饰大多图腾纹样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说明漆器形是载体,神才是目的。


通过着力于强调客观物象内在精神的主观把握和主观情感的传达,创造出既有新鲜感又有海昏侯气息的文化创意产品。根据“以形写神”来进行海昏侯办公用品造型的设计,对海昏侯漆壶和漆勺等出土文物上的传统装饰图案、色彩、线条及工艺等进行重新解构重组,对卷云纹、几何纹、植物纹等重新分析、整合、提炼,创造出了符合时代要求与人们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

将漆器纹饰的的“形与神”与现代办公文具文化创意产品结合起来,分别设计钢笔、名片盒、笔筒、印章等,旨在把传统纹饰与现代产品相融合,将具有“文质彬彬”的海昏侯漆器纹饰真正融入到现代文创产品中,达到“形与神”的统一。

除了办公用品,手机壳也是将海昏侯漆器纹饰的传统审美与人们的时代需求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品。手机壳通过龙纹表达出对消费者美好的祝愿。龙纹象征着对“生命延续、富贵安乐、祛病除灾”的美好期盼,象征着勇于拼搏的气魄和力量,象征着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这也是战胜疫情后的中华民族民族自信的体现,也蕴含着我们对历史的崇敬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03

“古典写意”与“现代抽象”的结合

海昏侯漆器纹饰多用古典写意手法,是古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艺术家忽略艺术形象的外在逼真性,而强调其内在精神实质表现的艺术创作倾向和手法。现代简约的艺术技法是当今国际社会流行的设计风格,是优良品质经不断组合并筛选出来的精华,是将物体形态的通俗表象,提升凝练为一种高度浓缩、高度概括的抽象形式。简练出的新概念摒弃了传统的陈俗与浮华,它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手法,与人们的新思想、新观念统一,达到了以人为本的境界。

在海昏侯文创产品的设计时,将中国古典写意手法与抽象简约的现代艺术技法相结合,用现代人的审美观与价值观重新诠释海昏侯漆器纹饰。在借鉴与继承中保持民族艺术的独立性,又不失现代艺术的风格,将古典写意与现代简约融会贯通,用一种符合现代审美观的纹样来延续传统文化。要敢于在原来的基础上打破禁锢,敢于创新新的表现形式与之结合。对比海昏侯西汉时期,根据西汉当时的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的特征,结合当今现代人的社会生活,找到西汉时期与现代生活的切入点。比如酒具是西汉时期和现代都具有的物件。例如结合江西本土具有 2000 年历史的高粱酒的特点,把海昏侯漆器纹饰融入到酒具中去。

将古典写意手法与抽象简约的现代艺术技法相结合设计出了一款海昏侯酒具套装旅游文化创意产品。不仅提高了产品附加值,而且赋予了江西本土高粱酒新的含义。


来源:广东省传统漆艺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