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树文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1-12-11 浏览量:128
王树文大师

壮丽山河展新容
作品以滔滔的大渡河为前景,彩虹般地跨越在大渡河两边的铁路高架桥凌空飞架,一列火车正在腾空飞越天险。远处的大渡河铁索桥与高架桥遥相呼应,构成作品的中心。作品系由王树文担任总设计和生产总指挥,与朱玉成、杨志谦、杨士忠、杨士惠等人共同创作完成。
作品中运用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相结合的手法,把祖国几千公里的大好河山浓缩在1.6米的作品中,达到整件作品主题突出,局部表现细腻的效果。其中具象中包含抽象、现实中包含浪漫的艺术手法令人叫绝。
作品情趣盎然、景中有景、童心无忌、仙境自然。作品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
南京长江大桥
九七一年南京长江大桥胜利通车,王树文大师运用了焦点透视和散点透视结合的手法将南京长江大桥既高大雄伟又绵延远长的效果成功的在一件立体牙雕作品中表现出来。此作品曾在《人民日报》、《人民画报》等十多家刊物上发表,并参加过数次国际博览会。
美丽的西沙
作品是由王树文领衔,杨志谦、王振甫、刘书生、晋传远共同制作完成。此作品收录在《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
凤辇
作品是根据“山海经”中仙子乘坐凤凰拉车在天空中遨游的故事所创作。作品在七十年代国外中国艺术杂志中刊登。
高原牧歌
天女散花
童子拜观音
罗汉图 芭蕉罗汉
罗汉图 骑鹿罗汉
罗汉图 骑象罗汉
罗汉图 逗狮罗汉
敦煌三士
珠宝天坛祈年殿 局部
金钻珠宝花丝镶嵌天安门
作品以天安门为原型设计制作,高度概括的再现了天安门的神圣与辉煌。纯手工打造的《金钻珠宝花丝镶嵌天安门》共耗用多种黄金、白银、真钻、宝石等名贵材料,并用大量玛瑙与名贵檀木加以衬托,显得庄重吉祥,代表着新中国活力永存。
一帆风顺万福吉安龙船
作品用象牙制作的佛头、佛手,整体镶嵌了各种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玛瑙、珊瑚、和田白玉、松石等大小共计50000余粒宝玉石。底座为红木嵌银丝,上面篆刻着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写的“鸿庥普荫”,宝盖用24K纯金制作,分别运用掐、錾、嵌、镶等花丝工艺,使用珍珠29900粒。作品繁而不乱、大而不重,烘托着整座佛像。
万佛金刚宝塔
作者用传统的比喻手法,此图为“华冠群芳”有“柿子”和“如意”,上边飞翔着仙鹤亦称:“事事如意”“松鹤延年”。此花篮用花丝填、堆工艺,又用镶嵌各色宝石体现花和叶的色彩。作品的花和叶的颜色分别用红宝石、蓝宝石、珊瑚、松石、绿宝石、玛瑙、钻石等宝石镶嵌而成,五光十色,金碧辉煌。
宝象花篮—云鹤福长
作品已被故宫博物院收藏
作品采用花丝难度最高的垒丝乳丁纹工艺制作而成的打葫芦,上有用各种玉石 做的大小数十个葫芦,互相衬托,并且还有两只生气盎然的蝈蝈,利用声光电的技术使蝈蝈鸣声并翅膀颤动,寓意子孙万代、生机盎然。
昇升如意
作品立意新颖,用花丝昇升如意做底托,托起刻有“和合二仙”的象牙,上面有用花丝制作的风带托起冉冉升起的宝球,象征着生命不息、事业不断的寓意。
牙木结合嵌银丝—出浴
翡翠和合二仙
“福寿童子”翡翠摆件
“五子闹弥勒”翡翠雕刻
“福在眼前”翡翠摆件
手绘原图丨千手千眼观世音佛像
手绘原图丨关帝圣
钢笔淡彩风景丨在都江堰


王树文大师有着深厚的工艺美术功底和艺术修养,在工艺美术创作中厚积薄发,思路开阔,既重视造型的严谨又讲究材料与工艺的精美结合, 因此他的作品总是蕴含着浓郁的传统宫廷艺术风格。他一直秉承着“传承华夏艺术文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信念,数十年如一日,一步一个脚印,历尽时代沧桑,以其严谨的艺术态度、苛刻的自我要求。在执着与热情的推动下,王树文大师永不会止步。


转载自:京华瑰宝
(声明:本公众号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