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2024年大事记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5-01-03  浏览量:3

2024年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单位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成立第七年,也是该院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地位第二年。回顾过去的一年,研究院和教席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2024年划上圆满的句号。

2024年全面推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工作,搭建中国与世界对话的桥梁。


2024.3.26-4.9 I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教席调研组赴日本调研 

2024年3月26日至4月9日,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院长陈平带领由暨南大学、苏州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日本精华大学、日本法政大学组成的教授、博士生及设计师组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调研组赴日本,开始了为期两周的田野调研。调研除了对日本传统手工艺与传承人进行深度采访调研外,还考察了日本文化遗产保存现状,考察了文物古迹,并与精华大学、设计师、百年手工艺家族传承人、视觉艺术传达、文物保护单位等领域的专家座谈研讨,探讨全球化与科技时代下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面临的共同问题。调研组拜访了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研究所并与所长町田教授等进行了座谈。


调研组历时15天,总里程达1592千米,对日本西阵织、漆器艺术、金属着色、木质模型制作、金属铸造等五个传统手工艺展开了调研,与手工艺传承人、工坊职工、企业行会负责人进行了沟通交流并着手体验,深入了解日本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现状、创新方法、现实问题,及其在传统手工艺公共教育和传播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同时对日本古建筑、古城市和传统村落保护与修复情况进行了考察,对法隆寺、东大寺(大华严寺)、吉城园、高山阵屋、合掌村、兼六园、金泽城等七个代表性保护成果展开了调研,实地了解日本对传统建筑、园林、城市在制度保护、修复工艺等方面所做的工作。


陈平就如何用传统手工艺拉近世界距离,为当今为区域发展、女性就业赋能重要途径等问题接受了日本《东方新报》的采访。


2024.3.23 I 开展高校文化遗产教育,举办《山海经》神话与根文学讲座

3月23日上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系列讲座“《<山海经>神话与根文学》在暨南大学石牌校区四海艺术空间举行。郑振铎先生重孙、现任郑振铎研究会副会长、商务印书馆馆员、青年历史学学者郑炜昊先生主讲,陈平教授担任学术主持。郑炜昊先生从神话的定义、理解神话和解构神话的导入话题,分析了中国神话和西方神话在文化原型、表达重心上的差异,讲述了《山海经》的起源以及山海经的原型在各个朝代的绘画、古本及器物上等各种史料的显示及变化。


2024.4.22 I 教席担任指导,“看中华·港澳台青年影像计划”项目启动

2024年4月22日,由本教席指导,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与暨南大学人文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实践中心、参与执行的“看中华·港澳台青年影像计划”项目在山东省曲阜市济宁学院启动。来自暨南大学港澳台的青年学子5人团队在研究院老师带领下,通过拍摄制作纪录短片来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采访了“楷木雕刻”、“拓片制作技艺”、“尼山砚”等四个省级、一个市级传承人,对16处传统手工艺制作现场进行了实景体验、采访、调查、拍摄和记录,并最终完成16个作品。该项目在2023年,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支持,本次“曲阜行”是该影像计划的重要一环,旨在用影像创作记录方式,展现来自港澳台地区青年不同视角呈现,通过深入内地城市,探索并记录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发展。是促进港澳台青年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而展开的大型文化交流项目。


2024.4.24 I 培养文化自信,“文化遗产知与行”木版水印技艺课程开讲

2024年4月24日至4月30日,本教席策划的系列活动之 “文化遗产知与行” 活动在暨南大学石牌校区四海艺术空间举行;7月9日,“文化遗产知与行”走进广州市东风东路小学。暨南大学附小一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东风东路小学一年级八班的学生分别参加了系列活动。

活动以“木刻春秋 水印天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竹斋木版水印艺术作品展”为主题,通过讲解十竹斋木版水印技艺的历史背景、制作技艺、印刷过程、代表作品以及文化内涵等,让孩子们亲身学习和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幼年开始“浸润式”了解传统手工艺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对学习传统手工艺的热情,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播。


2024.6.5 I 积极配合国家文化遗产日,举办“看见手艺 遇到岭南”文化遗产周活动

2024年6月5日至11日,在第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策划的“看见手艺 遇到岭南”文化遗产周于5日在暨南大学四海艺术空间开幕。“看见手艺 遇到岭南” 文化遗产周活动主要有非遗文化分享、非遗作品展示、非遗轻体验三大版块内容。6月5日、7日和11日分别有麒麟舞、陶塑瓦脊制作技艺和广绣刺绣工艺三位青年传承人的分享会。师生们不仅可以通过展板了解国家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也可以在分享会学习,还可以亲自体验麒麟舞竹编工艺、石湾陶塑藏品展示和广绣刺绣工艺。寓教于乐,以美育人,师生们看见中国传统手工艺风采,潜移默化的了解传统手工艺知识,体验岭南文化的魅力。


活动通过非遗文化分享、非遗作品展示、非遗手工体验等方式,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艺通心,让广大师生感受岭南文化魅力,提振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十余家媒体争相报道了活动盛况。本次活动得到了新华社的报道,点击率超过60万人次,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2024.6 I 建立教席英文网站,拓展传播推广渠道

2024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英文网站正式上线,这标志着教席工作在数字化建设上迈出了一步。网站旨在构建一个手工艺人的基础书籍库和信息分享平台,以推动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网站刊登了近百篇精选文章,内容详细介绍了研究院及教席开展的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及社会实践项目,教席拟通过该平台,加强国际交流,共同推动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创新事业。与此同时,中文网站也在持续更新中。


持续建立研究院品牌项目: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意设计(创意100)人才培训计划


2024.10.7 I 2024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意设计(创意100)人才培训计划举行

2024年10月7日至10月13日,由北京陈江和基金会资助,研究院策划主办的2024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意设计(创意100)人才培训计划在云南丽江举行。作为创意100项目的收官之年,第五届以“AI时代:当传统遇到未来”为主题,共有20余位来自香港、澳门、广州、北京、上海、苏州、汝州等地的学员。在七天的培训时间里,学员们参加了来自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学术专家的前沿学术讲座、在文化遗址地实地考察、共建项目共创工作坊、合作组队撰写提案,以多种形式深入学习感受创意设计与文化遗产的发展和核心。


自2020年策划举办五年来,本计划累计培养了120多位来自北京、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青年创意设计人才,累计邀请了40多位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暨南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大连工业大学等著名高校的教授与知名设计师作为导师,为学员们讲授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本项目已经成为大湾区著名品牌项目。

202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优先及对外联络部门亚太部前任主任安德烈·切韦廖夫出席了开班仪式并致辞高度评价了“创意一百”项目。

立足小空间大世界

助力校园美学美育与文化传播


2024年,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四海艺术空间以“木刻春秋 水印天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水印展览为平台,秉承传承与创新的精神,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与传播,全年接待校内外重要领导、专家学者及各类团体参观学习,形成了多元化、层次化的文化传播格局。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展览共接待预约单位135个,预约参观7140人次,非预约参观2006人次,总计9146人次。据不完全统计,实际参观人数接近10,000人。

举办木版水印体验活动近1,000次,为观众赠送“和气团圆”木版水印作品近3,000张,以实物形式将传统文化传播至更广范围,进一步提升了非遗展览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2024.3.18 I 香港前特首林郑月娥女士来访四海艺术空间

2024年3月1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前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一行到访暨南大学,参观了四海艺术空间的“木刻春秋 水印天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竹斋木版水印艺术作品展”,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务员事务局原局长聂德权先生陪同来访。学校党委书记林如鹏出席活动,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首席教席陈平、副院长叶志海等陪同参观;国家非遗项目木版水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魏立中先生为林郑月娥女士讲解木版水印技艺。

林郑月娥女士现场题字,希望“暨南大学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助力”“把展览带到香港去”,表达了她对粤港澳大湾区同心筑梦,积极推进文化互通与融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美好期望。



2024.3.24 I “知行中国”:美国华盛顿州中学生代表团到访四海艺术空间

2024年3月24日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去年11月在美国旧金山宣布的“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重大倡议,应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邀请,美国华盛顿州林肯中学来华访问。3月23日,代表团在广州参观了暨南大学四海艺术空间“木刻春秋 水印天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竹斋木版水印艺术作品展”,体验了木版水印技艺的印刷过程,并进行座谈会。院长陈平为美国斯特拉孔市市长理查德·穆里、美国斯特拉孔市市长夫人玛丽·穆里赠送教席T恤和书籍。木版水印技艺作为中美文化交流的媒介,为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明影响力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4.12 I 接待中国科协海智青年科技志愿服务冬令营活动

2024年12月30日,接待了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主办的中国科协海智青年科技志愿服务冬令营来自海外的20名华裔青年学生。营员们参观了“四海艺术空间”,通过观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木版水印大展并亲手体验了印制过程,近距离接触了传统技艺的魅力,对中华优秀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们还与中国青年学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活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校长邢锋为营员们带来了题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专场讲座。邢锋指出,在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推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积极响应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号召,致力于探索和实践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他详细介绍了中国在保护生态多样性、推动绿色发展等方面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如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法规和政策,加强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普及,以及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用于环保科技研发等。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副主任陈锐,暨南大学副校长洪岸、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王昱、科学技术研究处处长高昊、研究院院长陈平出席了本次活动。



其他重要接待活动回顾

多次接待校内外重要领导参观展览,全面展示木版水印艺术的文化价值与技艺特色。领导们对展览的内容设计、文化传播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各学院党支部学习参观;校内多学院党支部将展览作为主题党日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参观与体验,深入理解非遗技艺背后的文化自信与时代价值;华文校长研习班参观交流:以华文教育研习班为契机,向全球华文教育工作者推广木版水印技艺,助力非遗走向世界。全年成功接待海外侨胞冬令营、科协冬令营、香港华侨学生代表团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侨界文化团体,通过生动的展览讲解和木版水印制作体验活动,全面展示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木版水印技艺的独特魅力。此次接待促进了粤港文化互动,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间的传播,为文化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加强学术交流与横向交流


2024.3 I 院长陈平出席《城市更新中的非遗保护与传承》论坛并作主旨演讲


应成都美学协会邀请,陈平院长赴成都参加《城市更新中的非遗保护与传承》论坛,做题为《文化遗产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最佳载体》的发言,提出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传统手工艺的特色和价值,将其融入到城市更新中,以实现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强调了手工艺对城市更新的重要性。



2024.5 I 院长陈平出席“中法古都文明对话”活动并作主题发言

由北京市文物局的指导、中国传媒大学主办、法国索邦大学协办、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支持、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与传播研究院承办的“古都文明对话(北京-巴黎)”活动在中传国际交流中心举行。活动于5月7日在北京开幕,5月10日在巴黎闭幕。两座古都的学者和相关领域专家以“历史·当代·未来:古都文明赓续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聚焦历史文化保护、人居城市规划、奥运之城、创意之都等内容开展国际学术对话。“人居之城对话”学术研讨板块由清华大学吕舟教授主持。陈平院长做“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主题发言。




2024.5 I 与媒体携手,助力大美青海走向世界,共谱传统手工艺新篇章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电商中国频道与暨南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团队赴青海展开联合调研。在座谈会上陈平院长希望能够在青海建立教席实训基地,进一步通过提升妇女手工艺人的生存技能,帮助她们拥有更好的生活水平。未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推动下,国家媒体平台、大学教育机构、国际专业机构、民间行业协会齐心协力,携手合作,共同推动青海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促使多姿多彩的刺绣手工艺走出青海,走向世界,成为展示青海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2024.6.8 I 支持大湾区文化遗产建设,出席香港“非遗六月”活动并作主题演讲

2024年6月8日,《非遗六月》活动在香港饶宗颐文化馆举行,活动内容包括了讲座、学术交流会、兴趣工作坊和公开展览,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学者、专家以及传承人参与了主题学术高峰会。6月10日高峰论坛,陈平院长发表了“文化遗产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最佳载体”的主题演讲。她谈到,世界遗产对于大多数人的意义就是它能够将人类与历史相链接,与人类的智慧和经验相链接,作为重要纽带,文化遗产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而丰富的中国文化遗产又起到了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作用。


2024.6 I 出席“逐梦蓝彩—钟连盛景泰蓝艺术展”


2024年6月17日,院长陈平应邀出席了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指导、北京市珐琅厂、中外珐琅美术馆主办的“逐梦蓝彩——钟连盛景泰蓝艺术展”,并担任五场研讨会学术主持,与行业精英、艺术巨匠等近百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四大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交流与探讨。


2024.6 I 出席腾讯“探元计划2024”并参与圆桌对话

2024年6月28日,院长陈平受邀参加腾讯“探元计划2024”并参与圆桌对话。该活动由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指导下,由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腾讯研究院、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深圳)作为发起单位,由中国文物报、紫荆杂志社作为联合发起单位,由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等国内八所高校院所作为学术支持单位,十余家特邀共创伙伴与特邀投资伙伴,共同在深圳市腾讯滨海大厦启动的“探元计划2024”并参与圆桌对话。百余位来自政府部门、文化单位、科技企业、高校院所、新闻媒体等单位的领导和嘉宾现场参会。



2024.7 I 出席 “古都文明对话:北京-斋普尔”

2024年7月24日,院长陈平在北京出席了(在中国北京和印度斋普尔两地举行的)“古都文明对话(北京-斋普尔)”。本次活动由教育部和北京市文物局指导,中国传媒大学主办,印度尼姆斯大学合办,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支持,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与传播研究院承办。来自中印两国10余所高校的学者和世界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围绕历史传承和文化传播的核心问题展开深入对话,旨在以学术交流促进古都互学互鉴,共同守护世界多样文明。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懿、印度尼姆斯大学主席兼校长巴尔维尔·辛格·托马尔分别在北京和斋普尔出席了开幕式,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梅松出席了研讨会。本次对话由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与传播研究院院长、资深教授熊澄宇主持。研究院院长陈平做了主旨发言,指出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国家文化多样性与历史深度的体现,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对于增进国际间的理解和尊重有着巨大的意义。


2024.9 I 出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国庆招待会

2024年9月27日,院长陈平与李明欢教授应邀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国庆招待会。此次活动旨在增进海外华人华侨的爱国情怀,加强与祖国的联系,激发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招待会上,主办方表达了对侨界人士在祖国建设、促进中外友好合作中所做贡献的高度赞赏,并期待侨界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

充分发挥专业所长

积极推动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1 I 陈平院长获得广东省政协2023年优秀提案

2024年1月22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广州隆重开幕,发布了《关于表彰2023年优秀提案及履职优秀委员的决定》,陈平院长提交的《关于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创意产业联盟”的建议》被评为“优秀提案”,并在分组讨论会上做了题为“让大湾区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前沿阵地”的汇报。


2024.2 I 参加2024年首都侨界新春联谊会

2024年2月2日   院长陈平参加了由北京市政府侨办、北京市侨联在北京举办的2024年首都侨界新春联谊会。



2024.3 I 参加成都致公党调研考察活动

2024年3月19日至3月22日   陈平院长成都出席由致公党成都市委举办的“天府文化与中国非遗”川粤非遗文创产业发展座谈会,并调研考察成都蜀锦蜀绣产业发展。


2024.4 I 赴澳门考察交流

2024年4月10日至4月12日,应澳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邀请,学校党委统战部部长梁燕、陈平院长及学校省级政协委员代表一行到澳门考察交流。访澳期间,代表团与澳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会长马志成等进行座谈交流,分别拜访了澳门中联办协调部和澳门全国人大代表团团长、中国侨联副主席、暨南大学董事会董事兼副秘书长刘艺良先生,访问了澳门科技大学和濠江中学,并与澳门和珠海校友代表会面交流。陈平院长在濠江中学和拜访刘艺良先生时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作了汇报。


2024.6 I 参加致公党中央专题座谈会

2024年6月3日  致公党中央召开“发挥女性力量,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焕发新活力”专题座谈会。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张恩迪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副主席徐晓兰主持座谈会。致公党中央妇女委员会副主任、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平出席座谈会并发表演讲,并作题为“发挥女性力量,传承传统手工艺”的主题发言,为女性传统手工艺人的当前困境与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2024.6 I 参加全国政协新疆考察活动

2024年6月19日至6月24日   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刘赐贵率海外列席华侨考察团在新疆围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美丽新疆”主题进行考察。院长陈平作为代表团副团长与成员一起考察了乌鲁木齐、石河子、阿勒泰、喀什等地,了解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感受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体验民族风情,关注传统文化的保护、发展和传承,并与有关部门和机构、企业负责人等交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艾山江·艾合买提等陪同考察,3位住疆全国政协委员参加考察。

在新疆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自治区政协主席努尔兰·阿不都满金会见考察团一行,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木合亚提·加尔木哈买提在座谈会上介绍有关情况。陈平就新疆的整体形象国际传播、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等内容提出了建议。

持续加强媒体平台建设,不断推出原创文章,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民艺传承公众号


2024年1月3日,暨南大学宣传部公示2023年度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优秀新媒体平台、十佳校园好新闻等的通知,其中,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主办的《民艺传承》公众号荣获优秀新媒体平台称号。2024年,截止至12月31日,民艺传承发布文章130篇,原创120篇,总阅读量69396 。


努力培养跨学科人才

助力学校新文科建设


《文化遗产赏析》暨南大学通识课申报成功


2024年6月,由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组织申报的暨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文化遗产赏析》正式获批通过。本次课程分属在“中华优秀文化课程群”的2学分、36课时通识教育课程。课程主要面向新闻传播学、广告学、艺术学、旅游学、文化产业管理以及其他各类文、理、工科学生,覆盖面广,通识性强。


辅导学生参加“挑战杯” 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奖


2024年5月19日,由陈平教授指导的暨南大学“榄·活”——非遗广州榄雕守望者项目,在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广东省决赛斩获金奖,同时获得全国铜奖,实现在该赛事上的新突破。6月,该项目获得“赢在创新”暨南大学创新大赛总决赛一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暨南大学校赛金奖。目前已经正式组建了“非遗广州榄雕保护工作组”公益组织。



加强研究院发展与建设

专注学术研究与提升


院长陈平


■  在国家移民局征集的我国新版普通护照图案概念设计方案评选中,研究院院长陈平教授与王中教授团队领衔设计的方案《江山》与《美美与共》分别被评为特优与优秀。
■  由陈平院长担任总编辑的大型系列丛书《看见中国:中华传统手工艺》(中国工人出版社)获得202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 《利用数字媒体和多元化途径助推中国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发表,知网点击400以上。
■  担任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文化经典符号谱系整理与数字人文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3&ZD211)子课题负责人;
■  2023年12月31日,担任课题负责人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十四五”规划( 批准号:2022JDGJ03 2022年度基地共建课题《以文化遗产促进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证书号:GZSK2023426 结题。
副院长叶志海


■  2024年1月12日叶志海副院长指导的社会实践纪实类作品《激扬青春,谱写华章—城乡红色艺术教育的调研与实践》在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中荣获主题教育活动作品一等奖。
■  2024年4月18日叶志海副院长原创作品《桥心向党》荣获广东高校思政工作推选展示活动一等奖。
■ 2024年6月19日由叶志海副院长指导的参赛作品《永远的格桑梅朵》荣获暨南大学2024年“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二等奖。
专任教师


2024年以来,研究院教师黄超、陶染春、刘岱安共发表学术论文3篇,申报各类项目5项,参加学术会议及论坛10余场,获省部级表彰一项。
黄超教授  发表学术论文3篇,会议论文5篇,译作一篇

■  2024年1月,黄超教授以第一作者在学术期刊《海交史研究》发表文章《评程美宝:<遇见黄东:18—19世纪珠江口的小人物与大世界>》。
■ 2024年,黄超教授发表A1论文:Hoppo Zu Binggui and the Guangdong Maritime Customs 1728–1732,Journal of Asian History,2024(58.1),A&HCI收录;
■ 2024年6月,陶染春老师以独立作者在编著《全球化与对话》发表文章《巴西印度安人教育改革探索:从历史到今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年版。
■  2024年8月,黄超教授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应邀译作发表:《欧默福普洛斯藏品目录册中的<鼓考>译文》,《中国古代铜鼓研究通讯》。
■  2024年6月,黄超教授“虎门销烟历史研究峰会”应邀发表会议论文:《<虎门条约>上的印章签押及条约相关内容研究》。
■ 2024年10月,黄超教授第四届岭南历史文化研究年会暨“粤澳同心”澳门回归25周年学术工作坊应邀发表会议论文:《镀银铜与炉石塘:澳门物质文化遗产与金属器工艺观察》。
■ 2024年10月,黄超教授中国民族学学会2024 年学术年会暨“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应邀发表会议论文:From the Earth to the Ports: The Bronze Drum's Path from Indigenous Regions to the Western World。
■ 2024年10月,黄超教授IEEE协会分会会议应邀会议论文发表:Study on the Path to Enhance the Desig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with Macao's Cultural Element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AIGC

黄超教授、陶染春讲师  申报各类项目5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学生实践项目1项

■ 2024年1月,研究院黄超教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海内外中国商业印信暨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先秦至1949年)子项目(编号23&ZD253),课题研究期限5年,目前处于在研阶段。
■ 2024年以来,研究院陶染春讲师作为课题组核心成员(排名第一),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建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少数民族视域研究(编号17ZDA152)”,课题研究期限8年,目前处于在研阶段。
■ 2024年以来,研究院陶染春讲师作为课题组核心成员(排名第二),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发现英国国家图书馆藏藏文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1AZS003)”,课题研究期限5年,目前处于在研阶段。
■ 2024年以来,研究院陶染春讲师作为课题组核心成员(排名第二),参与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双万计划’下河北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现状、困厄及优化研究,项目编号(HB20JY019)”,课题研究期限4年,目前处于预备结项阶段。
■ 2024年10月,研究院陶染春讲师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大变局中的巴西民族问题新格局研究(批准号:24CMZ107)”
■ 2024年8月,黄超教授获第十一届“海伦•斯诺”翻译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 2024年3月,刘岱安老师主持负责由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委托的《看中华·港澳台青年影像计划——曲阜行》项目,带来港澳台地区学生深入山东曲阜做田野调查,并拍摄剪辑影像视频。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民艺传承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