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齐喆:学院工艺的核心价值在于前瞻性、实验性、跨界性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4-11-21  浏览量:43

南都:能不能结合工艺美术的时代发展,讲讲工艺美术学院的发展历史?

  齐喆:工艺美术学院是广州美术学院最年轻又最具历史传承的二级教学单位之一。工艺美术学科可追溯至1953年武汉中南美术专科学校的“图案组”,南迁广州后,广州美术学院于1958年正式设立工艺美术系。中央工艺、西安美院和广州美术学院是最早成立工艺美术系的几所院校之一。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设计蓬勃发展,在工艺美术系中孕育孵化出了今天的所有设计学科,就是我们的设计学科是在1989年时才分离出了工艺美术系,成立了设计系。随着设计系的不断壮大,工艺美术曾有过低潮,工艺美术专业被教育部移出学科目录,曾经以装饰艺术设计系的名称继续在学科布局中延续。一直到2012年,教育部重新意识到本土传统文化对今天的价值,就把工艺美术列回学科目录。2018年12月,广州美术学院正式设立工艺美术学院,重续了广州美院工艺美术教育体系的光荣传统与历史文脉。

  广美的工艺美术很早就尝试让作品走出学院进入生活,比如高永坚在1953年做的陶瓷《英式茶具一组》,就是很早做服务生活的茶具组合。高永坚做历代古瓷研究,特别是宋瓷的复制研究。他做完这个研究以后,给五星级酒店做了很多的灯具。

  到了上世纪80年代,蔡克振的大型漆壁画《葵乡》安装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他把传统的漆画、漆艺这种小的文玩性东西,做到了公共空间。从传统工艺媒介转换到当代的公共空间的大型公共艺术创作都是从广州美术学院开始的。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曹国昌带领系里的师生共同完成了珠岛宾馆贵宾楼、广东省档案馆新馆整体艺术装饰工程的设计施工后,打通了装饰艺术和社会的通道。还有广美的《长隆酒店公共艺术总体策划项目》及《广东省档案馆整体装饰艺术设计项目》等一系列公共艺术总体策划项目在业界及社会产生了极大反响。在岭南所有重要的政治、文化、商业等各种用途的公共空间中,几乎都有我们工美师生的公共艺术作品。

  2019年,学院的研究生吴辰博的作品《人工智能之诗》将人工智慧创作的诗文转换为二进制资料,再将资料放进专门的软件转化汇出为3D模型,最终将模型通过陶瓷3D打印技术制作出來。传统和现代并非是对立的关系,而应该是一个共同体。当工业的、规模化的模件成为公共空间大部分产品时,工艺要以非规模化的形式保有一定存量。非规模化鼓励我们跨界合作,与不同领域者进行交流和碰撞,从而产生新的灵感。

  工艺美术在整个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像河水,我一直觉得它是柔性注入,河水有蜿蜒起伏,有宽阔低谷的时候,也有汹涌湍急和平缓开阔的时候。从2013年重新申请工艺美术系到2018年重新设立工艺美术学院,到今天工艺美术学院已经成立6年。

  南都:在本次展览中,看到了你2004年给广东省档案馆国际会议中心做的作品木浮雕壁画《南粤秋实》资料展示,还有2016年的玻璃马赛克作品《还不是烟花样的人生》和2020年马赛克镶嵌作品《天花无数月中开》。你的作品运用的媒介改变了,为什么?

  齐喆:我现在主要创作领域是壁画领域,在壁画领域里,我使用过的材料有用传统潮州木雕给广东省档案馆做壁画,有用过石湾陶艺给气象局做壁画,有用大漆给白云机场的贵宾厅做壁画,也有用玻璃马赛克做壁画,材料涉及的面非常广。

  现在有学校叫手工艺学院或者叫手工艺术学院,而我们就叫工艺美术学院。这个概念的模糊性,恰恰是我们发挥的可能性多元性。所有的工具材料都是为我们所使用的,我们不见得要成为唯一一种媒材的使用者。可能因为时间阶段的变化,或者因为公共空间需求的变化,你会选用不同的材料。我们本科教育通识性的教育,也是要让大家掌握更多的材料,更主动地使用这些东西。我们培养人才很重要的一个特色,是具有通识性。包括我们现在基础课的人才培养,都是希望更通一点,不要太早把一个人局限。

  南都:你提到你们叫工艺美术学院,是想培养通才,能否具体说一下。

  齐喆:我们培养三类人才,一类是具有手工技能的,同时又有设计意识的工艺设计人才。工艺设计人才是和设计人才有区别的,工艺设计人才要对物质材料有认知,对传统的造型审美有自我的修养,所以我们叫工艺设计人才,这是最大的人才出口。第二类就是服务公共空间这种室内外公共艺术的设计创作人才,第三类是应用材料性和现代性,就是现代的实验艺术人才。

  南都:有人说工艺美术呈现出一种边缘状态,你怎么看?

  齐喆:我们还挺认可自己无论在院校还是在美术界,其实是有点边缘的。但是边缘是一个态度、一个角度。我想用新现实主义晚期代表人物,意大利导演费里尼的一段话作为解答:“边缘即角度,是创作最佳的,以致是必须的位置。”如何善用边缘位置并让其足够锐利,恰是我们在创作与设计中所要做到的。工艺美术专业的确行走在边缘,但又有哪个专业就其位置而言不是处在其他专业或者整个世界的边缘呢?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观念、新材料、新工艺的加入,各种艺术设计门类必将共同繁荣且相互融通。工艺美术也一定会越来越体现出其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而以工艺美术所引导的艺术设计陈述方式,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可能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和更加广阔的兼容。

  南都:你怎么看工艺美术的未来?

  齐喆:在对艺术的比喻中,有艺术是明镜和铁锤两个有趣的分支,明镜是无差别的反映,铁锤是对每一个凹凸面都施与塑造。在进入学院工艺的语境后,工艺美术就成为传统与现代的共同体,是一把可以照镜的铁锤,正因为明镜可以映照生活,所以生活才是一切的核心。铁锤将握在感受时代之人的手中,在映照和塑造中往复穿梭。由此来看,学院工艺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它的前瞻性、实验性、跨界性。时至今日,人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科技的发展不断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创作。这个时代,既追求科技的极致,也向往手作的价值。

  作为学院工艺人,站在大时代的面前,应该何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岭南人一直是敢为人先、因时而变、先做再说。20世纪80年代初,也是在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开始了中国现代设计改革的尝试。如今,中国现代设计教育已经发展壮大,反观学院现代工艺的教育,似乎仍未能真正突破既有思维,创立新的局面。

  审美格调高雅、手工技艺精湛应该只是起点,新一代的学院工艺人不能放弃对前沿技术的主动运用,不要孤芳自赏,忽视社会和市场的回馈,需要转换教学、创作、推广、传播的思路,学院工艺要有将铁锤打磨成镜的思辨方式,也要有手执铁锤塑造凹凸的艺术力量。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学生才有可能引领整个工艺行业的升级转换,让工艺美术重新成为影响最广大群众的一种艺术样式。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App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