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 陶溪川艺文生态大会——从泥土开始,从树木开始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4-11-03  浏览量:82







2024年10月17日“春秋大集·陶溪川艺文生态大会”演讲与发布在景德镇陶溪川翻砂美术馆“泥剧场“开启。立足于景德镇这片千年文化沃土,演讲以“从泥土开始”和“从树木开始”两大章节为核心,展开了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未来发展的深度探讨与发布。从泥土开始,追溯本源,从树木开始,生长未来,全新的陶溪川文化战略与开放的艺文融合对话,就此起航。





“从泥土开始”承载着景德镇与泥土深厚的文化纽带。陶溪川借助这片沃土的底蕴,不仅延续了传统手工艺的技艺,还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泥土是陶溪川历史的根基,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在当代语境中,陶溪川以建筑和手工艺术为桥梁,将历史与现代紧密相连,构筑出传统与创新共生的空间。


“从树木开始”着眼于未来的生长与延续,探讨陶溪川在文化生态系统中的可能性。通过自然与文化的交融,陶溪川探索出一种多元共生的模式,将传统与现代相互联结,构建一个开放而具有包容性的文化平台。面向全球的手工艺术项目也在这一章节中得以展望,意在推动陶溪川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互动与持续交流。


本次大会不仅是一次对陶溪川文化根基的回顾,更是一场面向未来的展望。通过不同领域的深度探讨,陶溪川正在形成一个既立足于地方又放眼世界的文化生态,将传统的手工艺精神与现代创意共织成新的艺文篇章。









本次春秋大集·陶溪川艺文生态大会以珊蔻·南切拉克(Sainkho Namtchylak)的展演开场,她那悠远绵长的歌声,穿越时空,跨越地域将我们带回历史的深处。景德镇这片土地也蕴藏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因此,我们希望通过珊蔻的音乐,与在场的嘉宾一同置身于历史和文化的回溯之旅。



珊蔻·南切拉克(SainkhoNamtchylak)



泥土,作为中国及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从女娲抟土造人到景德镇制瓷工艺的传承,孕育的不仅是器物,更承载着千百年来匠人们的精神与创造。景德镇,这座千年瓷都,经历了无数挫折与变迁,如今它的文化深度和精神力量更加凸显。我们能否从这片土地孕育出的古老农耕文明和手工艺精神中,找到对当下与未来的启示与滋养?或许答案就藏在这片泥土之中,在这片滋养历史与梦想的土地之上。


本次艺文生态大会的第一章节——“从泥土开始”,正是希望通过回溯这片土地上的生产与生活,深入探索陶溪川的精神内核,以及它所构建的独特空间和文化氛围。



珊蔻·南切拉克(SainkhoNamtchylak)演唱现场











在陶溪川的改造与转型过程中,建筑空间不仅是功能的重塑,更是历史和文化的延续。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以陶溪川建筑设计师的身份,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建筑设计和城市空间再生,使陶溪川从一个传统的陶瓷工厂转变为一个现代的艺文生态园区。





·历史遗产与空间重塑


陶溪川从传统陶瓷工厂向现代艺文生态园区的转型过程中,建筑设计、历史遗产保护和城市空间再生是核心关注点。改造不仅是建筑结构的重塑,更是文化记忆的保留与创新。通过保留老厂房的原有结构,并结合现代建筑手法,赋予其新的生命。设计过程中,尊重历史痕迹和传统工艺,同时确保这些空间具备当代的实用性和审美功能,使历史与现代在同一个空间中和谐共存。


·从工业遗产到文化地标


陶溪川一期项目中,我们将曾经的工业遗产注入文化灵魂,使其不再仅是记忆中的工厂,而是成为景德镇新兴文化地标,形成了一个以文化、艺术和社区互动为核心的街区。这种设计模式不仅复兴了景德镇的工业遗产,更促进了新兴艺术社区的形成,为景德镇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


·“泛艺术之都”的构建愿景


陶溪川的未来发展规划聚焦于“泛艺术之都”的构建,将景德镇不仅作为陶瓷的历史之地,也作为多种艺术形式和文化交流的平台。通过建筑空间的灵活性和包容性,陶溪川将艺术家、手工艺人和游客融入一个多元文化的生态系统,实现艺术与城市生活的有机融合。这样的规划将陶溪川打造为景德镇文化和艺术的核心载体,同时提升其在国际艺文平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美术馆名誉馆长、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杭间的演讲聚焦于当代手工艺术的发展路径,深入分析了在现代语境下手工艺术如何延续传统并实现创新。他从材料、观念和跨界合作三个方向出发,探讨手工艺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潜力与未来趋势,展示了这一领域在连接传统与现代、地域与全球之间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当代手工艺术的三个方向


当代手工艺术的发展围绕三个关键方向展开,探索了手工艺术在现代语境下的延续与创新。手工艺术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继承,更是在材料、观念和表达形式上不断突破的过程。


·材料的革新与探索


材料的革新是手工艺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景德镇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陶瓷材料的独特质感历经千年。而今,艺术家们在传承这种质感的同时,不断引入玻璃、金属等新兴材料,赋予传统工艺更广阔的表达可能吗使其在不同材质中延续生机。这种材料的多样化,使手工艺作品在现代设计和艺术表达上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也让传统技艺在新的媒介中焕发活力。


·观念的转变与创新


当代手工艺术不仅在材料上有所突破,更重要的是在观念上的转变。手工艺术不仅仅停留在器物的功能层面,更在传递人类对自然、社会与情感的深层思考。艺术家通过作品表达对环境的关怀、对人性的探讨,使手工艺成为一种当代精神的象征。艺术家们借手工艺传递思想情感,将手工艺从传统技艺拓展到现代艺术领域,使其成为具有深度与艺术价值的媒介。


·跨界与融合


当代手工艺术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在于跨界与融合。手工艺术不仅与传统美术领域相结合,还与建筑、设计、时尚等领域进行跨界合作,在陶溪川,一些手工艺作品与数字媒体互动技术结合,使手工艺不仅是静态展示,更能融入观众的互动体验之中,为艺术和科技的交融开创了新的篇章。这种多领域的融合,使手工艺术在形式和表达上更加丰富多样,同时也为手工艺人和艺术家提供了更广泛的创作平台。这种跨界合作推动了手工艺术的现代化,使其在国际艺术界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


·手工艺术的未来展望


手工艺术在当代的角色与发展前景,需要在全球化与本土文化之间找到平衡。未来的发展不仅需要继续探索材料和观念的创新,还需要更深入地与其他艺术形式和社会文化对话。通过这种对话,手工艺术将不断生长,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地域与全球的重要纽带。


陶溪川的一切源自泥土。泥土不仅孕育了景德镇千年的制瓷工艺,也凝聚了匠人、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创造力。张杰教授从建筑与空间的角度,探索如何通过现代设计延续历史记忆,使传统工厂蜕变为充满活力的现代艺文空间;杭间教授则从手工艺的视角,展现泥土作为创新与表达的源泉,让传统技艺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这片泥土不仅铸造了器物,还吸引了手工艺人、建筑师和艺文工作者在此汇聚、共创。









根脉向下,枝丫向上,不断伸展,最终成长为一颗繁茂的大树——从种子落入泥土的那一刻,树木的未来便已有方向。那是自然的力量,也是生命的力量。这种原始的力量是一切“成长”与“发展”的原型。



现代舞《从泥土到树木》

  舞者:巩中辉



陶溪川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就如同一棵树木:仰赖泥土的养分,凭靠人类的修剪,汇聚自身的能量——始终向阳、始终向上。 


陶溪川的发展历程,如同一棵树木从扎根到茁壮生长,依赖于深植于景德镇文化土壤的养分,也依靠手艺人们的坚守与创新。











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刚好从陶溪川的起源出发,详细阐述了这片园区如何在历史与现代之间寻找平衡,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实现稳步发展。





·手艺人、守夜人、守业人、守艺人


陶溪川的发展轨迹如同一棵扎根泥土、不断伸展的树,离不开几代手工艺人和守护者们的辛勤耕耘。刚好女士将其总结为“守艺人”精神,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对这片土地的文化坚守与创新。她回顾道,最初的手艺人们以技艺为生,支撑起景德镇的陶瓷传统;在工厂转型的黑暗期,“守夜人”们不离不弃,守护着这片土地;“守业人”们重新出发,为陶溪川注入新的活力,将其从旧工厂蜕变为现代艺文生态园区。如今,作为“守艺人”的新一代,年轻的手工艺人们在前辈奠基的基础上怀抱创新精神,将景德镇的文化传承向全球延展,如同大树的枝叶在生长中不断扩展,逐渐形成了一个开放、共生的文化生态系统。


·结构改造、功能再造、文化塑造、环境营造


陶溪川的发展不仅仅是空间的复兴,更是一次全面的功能再造和文化重塑。在改造过程中,陶溪川的发展不仅是空间的复兴,更是一次全面的功能重塑与文化更新。整个改造过程涵盖结构改造、功能再造、文化塑造和环境营造四个核心环节。在结构改造中,保留了景德镇老厂房的历史痕迹,通过现代建筑手法加以修复,让旧厂房焕发新生。功能再造则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多元化改造,将传统生产车间转变为艺文展示、手工体验、商业服务等多功能空间,赋予陶溪川从单一生产场所向多功能艺术园区的转型。


文化塑造方面,陶溪川将景德镇千年制瓷文化深度融入每一处空间细节,赋予其作为文化载体的独特内涵。通过结合传统手工艺、当代艺术和全球艺文资源,陶溪川成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最后,在环境营造中,团队致力于为手工艺人和游客提供宜居且充满活力的空间。这一营造过程如同树木枝叶在大地上自由生长,逐步形成一个和谐共生的文化生态系统。正是这四大环节的紧密衔接,使陶溪川从一座旧工厂转变为今日繁荣多元的艺文生态平台。


·社群运营


社群运营是陶溪川发展的核心环节,也是艺术、商业与社区生活有机融合的关键所在。陶溪川不仅是展示与交易的空间,更是连接手工艺人、艺术家、设计师与大众的互动平台。通过各类艺文活动、手工体验课程和创意市集,陶溪川吸引并汇聚了来自全球的多元人群,构建出一个开放、包容且互相支持的文化社群。


社群运营的关键不仅在于聚集人群,更在于形成持续互动和共生的机制。为实现这一目标,陶溪川通过保持线上与线下多渠道互动,保持与社群成员的密切联系,聆听反馈并不断优化活动形式。同时,陶溪川为手工艺人提供创作和展示的空间,帮助他们在这一平台上获得更大发展机会,与全球艺文爱好者建立联结。这种以社群为核心的运营方式,使陶溪川不仅成为艺术与商业的融合体,更成为一个全球化的文化共同体,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三转、两跨、一选择


陶溪川的发展遵循“三转、两跨、一选择”的战略框架,以此实现从传统工厂到全球艺文生态平台的蜕变。这一框架展示了陶溪川如何在历史文化与现代发展间取得平衡。首先是从传统手工艺向现代设计的转变:在保留景德镇千年制瓷技艺的同时,融入当代艺术元素和设计理念,为传统工艺注入了新的活力;其次是从单一生产向多元展示的转变,陶溪川不再是单纯的生产场所,而是一个集艺术展示、文化交流和商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空间;最后是从地方文化向全球传播的转变,通过与国际艺术家和设计师合作,将景德镇的文化精神带上世界舞台,推动文化的跨越式传播。


“两跨”则包含跨越传统与现代、跨越地域与国际的双重维度。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同时,紧跟时代潮流,通过数字化与现代化手段,让手工艺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使其既符合现代审美又保留独特的文化内涵。同时,打破地域限制,将景德镇的文化影响力拓展至国际,逐步形成一个全球化的艺文平台,与世界各地的艺术社区建立深度联结。


在传承与创新间,陶溪川不断孕育并实现每一步的蜕变。从文化传承到空间重构,陶溪川每个阶段都在探索如何平衡历史与现代,逐步构建起融合传统与当代的艺文生态。这一生长过程不仅为手工艺人和艺术家提供了发展的沃土,也为景德镇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








作为陶溪川川上行酒店的建筑设计师,直向建筑创始人、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董功,以“树的唤醒”为主题,分享了他在项目中的设计实践,讲述了如何在建筑中融入自然元素,使陶溪川这片文化与自然交织的土地焕发新生。





·建筑与自然的共生


在陶溪川,自然元素不仅是空间的装饰,更是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通过保留场地内的原生树木,实现建筑与自然的有机融合,使空间不仅具备功能性,更成为承载景德镇历史痕迹与自然精神的场域。这种设计理念,使得建筑仿佛生长的树木,依托环境,与四周和谐共生。


·空间的重构与文化延续


空间的重构在陶溪川的文化延续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精巧的布局设计,将每一个建筑项目转化为文化的延续载体,使其成为人与自然、历史与当代的交汇点。在设计中,既保留了传统工厂的建筑特色,又融入现代设计手法,将原有的工厂空间改造成灵活多样的展示场所、活动空间和公共艺术平台,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空间中焕发新生。


·多功能空间的创造


董功提出多功能空间的概念,赋予每个建筑项目综合体的特质。这些空间既是艺术展示的舞台,也是手工艺人、设计师和游客互动交流的平台。通过灵活多变的空间设计,陶溪川可以承载各种形式的艺文活动和展览,同时也为手工艺创作和商业活动提供了广阔的支持。这种多功能设计,使陶溪川成为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变化的艺文生态园区。


·生态与可持续设计


在“川上行”项目中,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发展被贯穿始终。董功运用大量自然材料,并引入绿色建筑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陶溪川的发展不仅在于文化的延续,更在于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通过实施生态设计策略,使建筑物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反哺和滋养这片土地,让陶溪川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得以共生共荣、持续发展。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策展人、艺术家,也是本次陶溪川艺文生态大会发布地“泥剧场”设计师卢征远的演讲围绕“展览作为新质生产的试验场”展开,从展览空间与内容的关系切入,探讨了如何在陶溪川的翻砂美术馆中实现空间、艺术和观众之间的互动。他认为,展览不应只是艺术品的静态陈列,而应成为一个动态、可塑的剧场,为艺术创作和观众体验提供多重可能。





·以空间激发艺术表现


在翻砂美术馆的设计中,空间不再是被动的展示场所,而是主动参与艺术表现的元素。通过空间的灵活分隔和布局调整,翻砂美术馆能够为不同形式的艺术展览和互动活动提供多样的可能性。这种空间设计不仅强化了展览的表现力,也使观众成为艺术体验的参与者,让每一个走进展览的人都能感受到空间和艺术之间的对话。


·展览的多重体验维度


在演讲中,提出了“展览的多重体验维度”这一概念。翻砂美术馆通过引入多媒体互动、环境光效以及沉浸式装置,将传统的静态展览转化为观众可身临其境的多感官体验。这种创新展览形式不仅打破了艺术与观众之间的界限,还使展览空间具备了更强的包容性和可塑性,为艺术家们在陶溪川的平台上提供了多种表达和创作的机会。


·以场域和内容构建包容性空间


翻砂美术馆作为一个场域,不仅服务于艺术创作和展览,更是一个将文化、艺术与社区相融合的公共空间。通过以内容为导向的空间设计,展览不再局限于传统美术馆的封闭状态,而是成为开放、互动的艺术试验场。展览空间与内容的深度结合,使得艺术家能够自由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并借此推动陶溪川艺文生态的持续发展与创新。








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副院长、艺文力创办人、“春秋大集·陶溪川艺文生态大会”主策划汪莎从空间与地方的关系出发,探讨了陶溪川如何通过文化、手工艺和社群的有机结合,从一个单纯的空间逐渐转变为一个充满活力与历史记忆的地方。陶溪川的每一个建筑和项目不仅是物理结构,更是文化载体和情感联结点,通过空间的再造和文化的注入,形成了一个不断生长、不断演化的艺文生态系统。同时,发布了世界手工艺术“星图计划”,详细介绍了这一计划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手工艺术图书馆到世界手工艺美术馆、世界手工艺体验中心,描绘了陶溪川未来发展的广阔愿景。





·是什么让“空间”成为了“地方”


陶溪川从一个简单的“空间”演变为一个有温度、有故事的“地方”。每一个建筑和项目不仅仅为了功能而存在,而是通过文化和艺术的注入,使这些空间承载了历史记忆和情感共鸣,逐渐形成一个能与人产生联结的“地方”。


·“地方”是有记忆的


陶溪川的每一个“地方”都是有记忆的。这种记忆来自景德镇千年制瓷传统和手工艺精神的延续。通过对旧厂房的改造和新建筑的设计,这些空间不仅保留了历史的痕迹,还通过当代艺术和手工艺展示,赋予它们新的文化内涵和记忆,使人们在这些地方感受到历史与当下的共鸣。


·地方是有感知的


陶溪川的地方感不仅限于记忆,更在于其与人的互动和感知。每一个空间的设计都注重与人的互动性,使其成为手工艺人、艺术家和游客之间交流和共感的纽带。通过艺术展览、手工艺体验和多样的艺文活动,陶溪川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人们感知、体验和创造的场所,形成了地方独特的感知层次。


·地方是有流动的


陶溪川的地方性不仅是静态的,而是充满流动性的。这种流动性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空间之间的互动中。通过定期的艺文活动、展览和创意市集,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手工艺人、艺术家和游客,使这个地方始终处于一个充满活力和变化的状态,展现出地方性与国际性之间的动态平衡。


·世界手工艺术“星图计划”


“世界手工艺术星图计划”通过全球手工艺资源的连接与合作,将陶溪川打造为一个国际性的艺文枢纽。这一计划将手工艺与艺术文化融汇,将世界各地的手工艺人、艺术家和文化学者聚集在一起,共同构建一个全球手工艺的生态网络。


·世界手工艺术图书馆


世界手工艺术图书馆作为“星图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手工艺知识的积累和展示平台,更是一个将全球手工艺者编织在一起的纽带。通过收藏、展览和文化活动,将手工艺的历史和现代性结合,为手工艺爱好者、研究者和创作者提供一个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场所。


·世界手工艺美术馆


世界手工艺美术馆倡导手工艺创作与展示的开放性和互动性。这个美术馆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展示空间,而是一个邀请观众参与、体验和交流的平台。这种展示形式让手工艺不再只是静态的陈列,而是成为手工艺人与观众之间的动态互动过程,让每一个来到陶溪川的人都能与手工艺产生真正的连接。


·世界手工艺体验中心


世界手工艺体验中心强调手工艺体验的沉浸式与互动性。这个体验中心不仅是学习和实践手工艺的场所,更是一个手艺人与来访者之间进行心灵对话和交流的舞台。在这里,人们不仅通过双手体验手工艺的过程,还能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手工艺所蕴含的精神和文化意义。







大地与歌·民族音乐

展演嘉宾:扎诺乐团









泥土的能量

树木的精神

成为想象开启的原点



重新制定战略方向、规划决策路径,今天的陶溪川,站在景德镇千年荣光的土地上,遥望远方,集结理想——未来的陶溪川,将成为全球手工艺术之林的中心,打破地域、文化的阻隔,搭建全球性、多元化的艺文生态,建设满足不同需求的多级服务层级,以世界手工艺平台为核心,打通商圈、学区、社群等多条链路,赋能在地艺文生态成长,促进全球手工艺术产业发展。


本次“春秋大集·陶溪川艺文生态大会”正是陶溪川对未来艺文愿景的首次发布,标志着其战略转型的启程。这场大会不仅是陶溪川艺文生态的崭新篇章,更是艺文力长期推动文化生态建设的一次重要探索。作为策划方,艺文力以全新的陶溪川文化战略为基石,推动陶溪川从地域文化向全球艺文平台的转变,通过艺术、社群与商业的融合,将手工艺精神深度融入场域,连接过去与未来,构建出充满活力的多元生态。


树木的生命力,在于成长与变化、伸展与力量。艺文力将继续整合创新,以陶溪川为根基构建艺术、文化与空间的桥梁,推动其从标志性文创街区成长为世界级的手工艺平台。这一粒种子,已在陶溪川生根,未来将聚木成林,形成多元共生的艺文生态,使陶溪川的成长转型之路逐渐清晰。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艺文力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