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 | 郑宁 :《陶艺的釉》焕新再版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5-04-03 浏览量:153
当泥土遇上釉彩,当窑火邂逅匠心,陶艺的奇幻世界就此开启。郑宁教授精心撰写的《陶艺的釉》,自首次出版起,便凭借其深厚的专业底蕴和丰富的知识内涵迅速在陶艺界风靡,成为无数陶艺研习者爱不释手的案头必备宝典,一度销售一空。 如今,应广大陶艺爱好者的强烈呼声,《陶艺的釉》由清华大学出版社精心打磨,完成再版。此次再版,不仅完整保留了对釉料特性、调配方法与烧制技法的深度剖析,更是融入了郑宁教授多年积累的新研究成果与宝贵经验。书中既有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又有实操性强的案例指导,帮助陶艺爱好者轻松攻克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尽情探索陶艺的无限可能。无论你是刚踏入陶艺大门,渴望系统学习釉彩知识的初学者,还是在陶艺创作之路上摸爬滚打,希望突破技术瓶颈、拓宽创作思路的资深创作者,《陶艺的釉》都能为你点亮创作灵感,带来全新启发。
无论你是刚踏入陶艺大门,渴望系统学习釉彩知识的初学者,还是在陶艺创作之路上摸爬滚打,希望突破技术瓶颈、拓宽创作思路的资深创作者,《陶艺的釉》都能为你点亮创作灵感,带来全新启发。
再版序
没想到,一部 《陶艺的釉》在社会上反响如此之大,线上线下都说 一书难求。从 2005 年第一次出版印刷至今,它的线上售卖价格翻了 10多倍,据说最高已达 20 多倍,大多还是二手的。
很多朋友劝荐再版,而我一直忙于各种工作,没有在意。长期以来,总是感觉事情多得做不完,难以抽闲回过来再去着手处理已经做完的事。现临近退休,有些闲时,不时回味过去,于是,《陶艺的釉》再版进入计划。
研究釉,实在是其乐无穷。近 20 年前,开始做釉,胸怀理想,是要去实现一个陶艺的梦。近 20 年之后,回顾审视,更多感慨的是不足与不够,还想再做。当时这部 《陶艺的釉》的所有试片,只是在短短数月间完成的,也只烧了两窑。一窑氧化,一窑还原,用的是同一个液化气窑。
之所以当时要尽快完成,是后面还有更多要做的事情在等着。
试釉实在是太具魅力的一项工作,那种充满想象、充满寄托、充满期待的思维状态与实践行为,至今回忆起来,激情犹存。
这部 《陶艺的釉》,它记录的不仅仅是技艺,更是一段时光的沉淀与思考。再版之际,反思自己的探索之路,陶艺上釉不仅仅是一种工艺实践,更是与心灵对话的一种方式。
近 20 年的时光,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但《陶艺的釉》所蕴含的,是对艺术基本规律的尊重与对传统工艺基础技术的坚守。这里的研究价值,在于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热爱陶艺者回归本源,去探寻那些最纯粹的生命理念和技艺精髓。
我希望这次再版,不仅仅是重印一本书,更是对过去经验的传承与分享,激发更多人对陶艺的热爱,不论是陶艺新秀还是资深探索者,都能在这些页码间找到灵感,享受那份对陶艺的无尽热情所带来的快乐。
如今,此书再版,但愿它依然拥有激励做陶人的力量,能在更多的读者手中发挥作用,使更多的陶艺妙品现世。
—— 郑 宁







原版《陶艺的釉》清华大学出版社

主要著作,《日本陶艺》,《陶艺的釉》,《宋瓷的工艺精神》,《龙泉窑青瓷制瓷工艺》。
主编
《首届ISCAEE2006中国清华大学国际陶艺教育交流年会论文集》,《2015-ISCAEE国际陶艺教育交流年会作品与论文集》,《中华文脉-中国陶瓷艺术丛书20册》,《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设计学科编委、陶瓷分支主编,《茶境—第一届中日茶文化交流展作品集》,《茶境—第二届国际茶文化交流展作品与论文集》,《茶境—第三届国际茶文化交流展作品与论文集》,《茶境—第四届国际茶文化交流展作品与论文集》,《茶境—第五届国际茶文化交流展作品与论文集》,《茶境—第六届国际茶文化交流展作品与论文集》,《茶境—第七届国际茶文化交流展作品与论文集》,《茶境—第八届国际茶文化交流展作品与论文集》,《2014年景德镇国际陶艺特展作品集》,《茶道艺术卷一》,《茶道艺术卷二》,《茶道艺术卷三》,《茶道艺术卷四》,《首届德化“中国白”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双年展作品集》,《第二届德化“中国白”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双年展作品集》,《国际陶艺第一辑》,《国际陶艺第二辑》,《国际陶艺第三辑》,《国际陶艺第四辑》,《ARTIZEN》国际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