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李向民 苏佳:建构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的话语体系(三)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3-12-12  浏览量:94

三、中国文化产业的研究方法与理论体系
(一)研究方法
回顾已有对文化产业问题的研究,不同的学科视角使得研究存在不同的理论建构和研究方法。同时,文化产业的研究涉及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交叉学科的特点也决定了文化产业研究不能仅采取单一学科的研究方法,而要结合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总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文化产业问题是建构文化产业理论中国话语体系的根本出路。
文化产业研究是一个归纳与演绎系统和公理体系,假设前提是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同最大化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经济人。要从现象到本质、部分到整体,内部与外部、微观与宏观等角度,运用实证和规范、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去分析和研究文化产业相关问题。
(二)中国文化产业的理论体系
在明确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文化产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规定了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两大主体内容,一是关于文化产业的认识内容,包括对财富的正确认识,文化产品分类、特点,文化产品价值创造与转化的发展规律等,它们是对客观现象的总结和概括,具有系统理论的形态,是文化产业的基础理论;二是关于文化产业的应用内容,包括在基础理论指导下分析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制定规划以及对文化产业进行组织管理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等,是对基础理论的利用,是文化产业的应用理论。
上文分析的中国文化产业元理论是基础理论,在这一文化产业理论体系中,还包括诸多关涉现实发展的应用问题,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产业的理论体系。经济发展以社会发展为目的,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归宿,人的发展以精神文化为内核,美好生活的本质是文化需要。人类需求层次从量到质的跃迁,实际上推动了经济的泛精神化,文化产业将成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也将不断提高,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深厚的人文价值,极高的组织效能和更强的竞争力。其中包含的产业结构变迁、就业与社会分工、国际经济发展和产业管理等问题,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与精神经济理论的现实关切。
1.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史
文化作为产业,伴随人类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市场发展和思想解放并行。中国文化产业史,是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及其内在规律进行研究,从历史层面对文化产业的范畴进行认知,范畴涉及文学业、绘画业、书法业、演艺业、工艺业、雕塑业和文化建筑业,以及近现代以来的唱片业、影视业、网络游戏等。[22]因此,文化产业史自然形成两个维度,一是时间维度,从新石器时代,经过夏商周、春秋战国,至大一统的秦汉,再到封建帝制覆灭,“中华民国”肇始,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70余年。另一个维度,是不同文化艺术门类,如歌舞、书画、戏剧、文学、电影等。以时间为纬、以业态为经,文化产业史的研究不仅观察和分析文化市场和精神生产的现象和过程,同时揭示了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的规律,是理解和分析中国文化产业话语体系的重要历史依据和文化自信。
2.精神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变迁与划分
以往的三次产业结构划分,反映了经济社会演变的方向和规律,但从国民经济的逻辑结构看,带有明显的物质经济的特征,即以追求物质财富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诉求,在物质经济时代,自然资源最重要,人们依据对自然资源的直接使用、加工再加工来划分三大产业。近几十年来,随着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逐步取代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与此同时,人们认为第三产业过于笼统和庞杂,需要进一步细分。1993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给李向民的信中,提出除了前述三大产业外,还应当增加“第四产业,包括咨询业、信息业、科技经纪人业;第五产业,为文化市场业,各种文化经纪业”。[23]  
进入精神经济时代后,满足精神需求成为第一要素。精神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不再是物质资料,而是智力、创意等精神要素。财富属性的变革,使得产业结构发生变迁。精神经济时代,以精神财富生产为中心,核心要素是智力和创意,根据人们对智力、创意的取用、转化、批量生产等过程,产业结构可划分为:
第一次产业。创意产业,也即纯精神产品的生产业。
第二次产业。纯精神产品的加载和传播业,也即纯精神产品向准精神产品的转变过程。
第三次产业。纯精神产品向泛精神产品转化的过程,即制造业和高档服务业。
第四次产业。为制造业提供物质资源、服务的产业,精神内涵极少的产业。
文化产业将成为世界经济后昂起时期的第一产业,成为驱动产业。产业的精神化和经济的文化化是精神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文化和其他产业的关联度将不断提高,传统物质消费部门提供的产品日益精神化。经济结构出现重大转折,创意成为第一原生推动力。
3.文化产业与社会分工理论
根据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分工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人类社会的分工首先是一种自然分工,出现于原始社会,是动物分工的起点。这种最简单的分工形式发挥个体的身体特长,使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也可以说是和性别有关的自然分工,在近代一些农民和手工业者家庭中依然存在。但自然分工不能在更大范围内和多样化的劳动中实行,因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失去意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分工是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的,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分为三个分工阶段,也就是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形成了专门从事农业或者牧业的劳动者;第二次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从农业中分离出部分专门进行手工业制作的部门,出现了专门的工匠和独立的手工业者;第三次是原始社会晚期商业的出现,产生了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以上分工过程一般称为三次社会大分工。在三次社会大分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分离和对立。正是在这样的分工背景下,文化艺术才可能独立地发展。伴随着社会分工而来,是交换关系、市场的发展,精神生产者通过交换与市场,获得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也正是在这样的分工下,物质和精神的纠缠有了新的方式,文化产业随之发展。一方面,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特点;另一方面作为用来交换的产品,文化具有商品的属性,只有让渡使用价值,才能实现价值。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持续不断提高,尤其是进入后工业社会以后,马克思所预言的分工消亡的两大条件逐步形成。一是生产力内部结构的划时代变化。生产过程走向自动化,人力基本退出直接生产过程,生产成为人控制能动的生产资料的过程——自动机器体系的作用。人力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和源泉,社会的基本经济资源随之由人力和自然资源转换为智力资源。随着机器排挤活劳动,最终会达到这样一个极限:活劳动不再被直接包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24]二是生产物质产品的时间被压缩到最低限度,社会的主要财富形态由物质产品转变为自由时间,对自由时间占有的多少,以及对它的利用程度,成为衡量财富的新尺度。在自由时间里,人们会充分地、有效地发展个人能力,从而为自由地、不断地交替从事各种具体劳动创造条件。
进入21世纪,随着精神经济时代的到来,马克思所预言的这些条件正在逐步实现,产业的文化化本身也在进一步弥合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也即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重逢。精神劳动与物质劳动的界限开始模糊,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界限也开始模糊。随着文化产业发展到较高级的形态,精神经济开始兴起,文化业态更新迭代加剧,精神生产不仅成为社会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而且会改造整个经济的面貌。文化将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的各方面,成为最重要的资源要素。
4.文化产业管理及相关理论
文化产业管理研究的是文化产业运行和管理的一般规律。不同于其他产业,文化产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对象是精神产品,文化产品兼具文化和经济双重属性,文化企业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优先。因此,文化产业管理既要遵循产业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文化本身的特殊规律。
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层次包括宏观管理、中观管理和微观管理,在每个层次中,都有相应的目标系统、组织系统、信息系统、法律与政策系统等。层级与系统组成了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体系结构。因此,文化产业管理及相关理论具体而言包括: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管理,文化产业的政策管理,文化产业的投融资管理,区域文化产业规划与布局,区域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文化企业管理和文化项目管理等多个层次。
文化产业理论的中国话语体系,建立在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的探索与发展基础之上,与新时代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文化产品是基础的元概念,对文化产品价值与分类的正确认识,是理论分析的首要步骤。文化产品的价值创造过程,即文化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文化化构成了理论体系中的元理论。在此基础上梳理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史,精神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变迁与划分,文化产业与社会分工理论和文化产业管理及相关理论,共同构成、丰富了中国文化产业理论体系。同时,中国文化产业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对中国文化产业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是科学研究从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是相同的,构建文化产业的中国话语体系,不仅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还将为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作者简介:李向民,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苏佳,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2020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民族艺术研究杂志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