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塑|在太行山上——“新时代·新太行”全国彩塑大赛创作题材选(二)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4-04-27  浏览量:295

巍巍太行,峰峦浑厚,草木华滋,景物奇秀,自古以来就通过雄伟的身姿表达着深邃的意蕴和坚韧的品德。太行精神是国家和民族处于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太行儿女展现的勇敢顽强、不畏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展现的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为人民利益展现的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精神。
“在太行山上——新时代·新太行”全国彩塑大赛,通过彩塑艺术的方式来弘扬太行精神,讲好太行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彩塑艺术专业委员会联合“长治市武乡县人民政协”发布部分“太行红色藏品故事选”,供参赛选手遴选创作题材。


劳动英雄王虎旺和他的匾


赵红英


太行山是一座英雄的山,这里到处留下了八路军的身影,也留下了许多动人故事,为弘扬太行精神,挖掘我县红色藏品故事,在访友的帮助下,我走上了采访之路。既是出于对抗战功臣的敬重与热爱,也想记录一下以飨后人。


先从我在武乡红色收藏家梁松筠处看到的一块牌匾说起吧。


这是奖给武西劳动英雄王虎旺的“组织起来”牌匾。在看到这块牌匾之前,王虎旺到底是何许人,他和这块匾有什么前世今生,我一概不知。经红色专家郝雪廷老师介绍得知,王虎旺,石北乡楼则峪村人,抗战时期,他积极响应毛主席“组织起来”的号召,在村里带领组织了互助组,而且取得了很大成绩,受到区、县、专署的表彰,还出席了太行区首届群英会,成了名震太行的“劳动英雄”。简单的介绍,让我对英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邀集三五文友,抽暇来到英雄的故乡、石北乡楼则峪村进行采访。通过对村里的老人进行闻讯,还有他的侄儿介绍,对这位英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王虎旺,生于1902年,由于家境贫寒,吃了上顿没下顿,父母没办法养活他,两岁时就过继给叔父扶养,叔父也是穷人,只因膝下没有孩子,也就精心的照料他,想尽办法也要抚养他。在这样的家庭,王虎旺既然也就失去了上学读书的机会,刚刚十来岁,就去给地主家放羊、打短工,到十六七时,有了点力气,又给地主家扛起了长工。穷人家的孩子体魄健壮,再加上武乡有冬闲时练武的习俗,王虎旺从小气力过人,还学了一点武功,使他在方圆几十里都有名。特别是他心灵手巧,精通农活,摇耧撒籽,样样都是一把好手。


1938年春,八路军总部进驻马牧、义门、寨上以后,楼则峪村也住下了很多的八路军干部,他们在村里宣传抗日救亡工作,动员群众参军参战,王虎旺当时已经三十几岁了,参军是过了年龄,不能参军也可以抗日吧,他就和村里的壮年,一起组织了农救会,投身于抗日的事业。在战争年代,支前是第一件大事,没有老百姓支前,八路军打仗就没有了助手,他多次与村里壮劳力去白晋铁路上抬道轨。去榆社、辽县送军粮、抬担架,往战场上送弹药。有一次,八路军七六九团攻打南关敌人的火车站,响应武西抗日政府武委会的动员,他与楼则峪村一批青壮年去支前。战斗结束后,缴获了大量物资,支前民众肩扛、人挑、驴驮,要把物资运回根据地,人与牲口都是满载而归,走到半路上,一头驴子驮的太重,走到半道走不动了,别人都没办法,王虎旺过去看了看说,“驴子驮不动了,我来试试吧。”别人笑他,说他瞎逞能,难道人能比驴子力气大?王虎旺笑笑,放下自己肩上的布袋,把驴子驮的“笼驮”放在自己肩上,让驴子驮上了他的布袋。回来后,人们都赞扬他,王虎旺真了不起,比牲口力气还大。


1942年,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号召开展“减租减息”,发展生产,农民得到了实惠,他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于是精心耕作,努力生产,获得了大丰收。1943年春,遵照上级指示,武西县委号召组织变工队、成立互助组。王虎旺开始不解什么叫互助组,县里的干部讲,就是“自愿互利,互换人工或畜力,共同劳动。”通过相互帮忙换工,互助生产,解决支前、参战耽误农时的困难,也可以在收秋收夏时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王虎旺一听这是个好事,表示积极响应,并领头在村里成立了互助组。做这个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一开始有人说自家的地少,怕和别人变工吃了亏,不想参加。有的人说,组里头有寡妇人家,劳动顶不上事,自己进去要吃亏。经过王虎旺耐心地说服,一些人改变了观点。也有人想,跟上虎旺干肯定没错,他是种地的好把式,又有力气,咱和人家变工,还怕变不过人家呢!人家动一天比咱两天也强,只要虎旺想和咱互助,那还不是件好事吗?就这样,他串联组织起了8户农民,武西县第一个互助组在楼则峪村诞生了。王虎旺担任组长,由于他身强力壮能干活,而且农田的事无一不通,大家都很信任他。


起春下种时,从耕地打耙、刨边除草,到点粪下种、摇耧洒籽,王虎旺一直是挑重活儿干,挑难活儿干,年龄大的、身体弱的,就安排他们做些滴种籽、撒粪的轻活儿。有一户是个李寡妇,还带着两个孩子,基本下不了地,别人都说让她退出去。王虎旺说,她男人在为了保护村里群众被日本鬼子杀害的,咱们能忍心留下她不管吗?王三则老汉50多岁了,又有老胃病,孩子参加了八路军,走了两年没音信,在互助组里,数他弱,有人反映跟三则老汉一起变工吃了亏。王虎旺就说,他儿子参加八路军,为咱老百姓卖命打鬼子,咱多出点力帮帮他这是应该的呀,你们要是怕吃亏,我多干些,就算是顶老汉做了,只有大家团结一心,咱这互助组才能搞好。


担粪的时候,别人是用箩头担,虎旺就用筐子挑,两筐子顶四箩头,担麦子别人挑四捆,他就挑六捆。王虎旺力气大,干活也非常卖力,他这样带头劳动,组里的人们再也说不出什么闲话来了,都一心一意跟着他干。大家说,跟着虎旺干这路不差。果然,收夏时,他们组里的产量比没进组的亩均多打了二斗多,回头再看看绿油油的秋庄稼,也是丰收在望,都高兴的说:沾了互助组的光,沾了虎旺的光。


经过一年的努力,组里的农业生产成绩突出,粮食产量几乎翻了一倍。再说那李寡妇,虽然上地时间少一点,谁家老婆病了,她去帮助做饭,还帮助男人们缝衣裳、洗涮,事情也没少干。事实证明,互助组搞生产是有利于发展的。秋后,村里许多农民都找着要参加他的互助组,原来不同意参加虎旺互助组的几个人,更是后悔莫及,都要找虎旺想让吸收他们入组,但又有点不好意思。王虎旺得知后,主动找到他们,告诉他们只要想参加互助组,本人随时欢迎。就这样,参加互助组的户数一下增加了好几倍,王虎旺就分成了三个组,这下大家又有意见了,都想在虎旺那个组,最后王虎旺说,大家放心,三个组的组长都是我,大家一起努力,一定会有好收成的。


由于王虎旺成绩出色,区上、县上都表扬了他,王虎旺成了武西“组织起来”的一面旗帜,并奖给他这面上书“组织起来”的牌匾。也在这一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太行三分区召开表彰大会,三分区司令员鲁瑞林、政委彭涛亲自接见了他,鲁司令与彭政委还亲自授予他上书“勤朴可风”的匾额。


上级的表彰,群众的拥戴,王虎旺更加努力了,村里的群众也都来找他要参加互助组。王虎旺是来者不拒,全部接纳了他们。到1944年秋,全村的农户都参加了互助组,在他的带领下,互助组生产实现了“耕二余一”。百姓们都说沾了虎旺的光,王虎旺却说,“我虎旺有多大能耐,大家是沾了共产党的光,是沾了抗日政府的光,是沾了好政策的光。”这年11月,他光荣出席了太行区首届群英会,被授予“劳动英雄”称号,并荣获耕牛、锦旗等奖品。


拂去匾上经年的尘埃,几个大字熠熠生辉。今天不虚此行,牌匾让人肃然起敬,匾后的英雄更让人肃然起敬!



76年前的劳动英雄大会


赵广军


巍巍太行,烈烈寒风,初冬时节,寒气渐浓,但偌大的谷场挤满500多人,所有的寒意都被洋溢的热情冲淡了。


1944年11月1日,蟠龙镇大陌村。武乡(东)县劳动英雄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太行第三军分区政委彭涛主持大会:“下面,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劳动英雄李马保同志介绍经验。”


李马保一个箭步跃上主席台,向台下一鞠躬:“我是李马保,武东四区树辛人,今年24岁,有父母兄嫂妻子共7口人,种地27亩,中农成份,担任村指挥部副指挥。”


李马保中等身材,皮肤黝黑,浑身是劲。他虽然一字不识,但记性极好,语速极快:“抗战前,我家很穷,只有4亩地,并有债务,小时候给人家放牛多年。抗战后,才逐渐自己经营土地,发展到中农。另外,还公私兼顾领头在村里办互助合作,今年产粮31石,超过应产粮6石……”


李马保介绍简短,但被掌声和欢呼声数次打断。与会英雄还有石榴仙等50多人。这一年,全县贯彻党中央和太行区关于组织开展大生产运动的精神,继续鼓励开荒,开展变工互助,轰轰烈烈地开展以农业为主的大生产运动,秋收之后获得了想不到的好收成。这也是连续两年发生旱灾之后,农民群众逢上好年头好政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彭涛同志总结讲话时强调:“李马保同志介绍了上粪能增产的经验,修地的经验,保藏种子的经验。李马保同志是劳动英雄,是很光荣的新状元。劳动英雄是老百姓真正拥护的,比参军还光荣。太行山哪个人也知道李马保、石榴仙,报纸一登,全区全国闻名。光荣是光荣,但不能骄傲,一定要知道强中更有强中手……”


彭涛进一步指出:“武乡去年只有3个劳动英雄,今年有了300多个。去年互助组很少,今年武乡共有2000多个。工作是进步了。组织起来是毛主席想的好办法……”


这个劳动英雄大会的再现,缘起1945年10月12日麻贵书同志的一份报告《从武乡的发展来看边区建设》。这个报告是在县文联组织参观我县知名收藏人梁松筠先生的红色藏品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据梁先生介绍,这件珍贵藏品是10多年前辗转从郑州同行手里购得。这件藏品从宏观角度反映了武乡老区当时生产建设情况,是我县现有革命历史档案很好补充,添补了一些空白。


麻贵书时任中共太行二地委组织部副部长,1942年1月至1944年8月任中共武乡(东)县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山西省副省长等职。这是麻贵书同志刚刚调离武乡时撰写的调查报告。报告分五个部分,全文约5000字,由晋冀鲁豫边区太行第三中学油印,其中第四部分是“1944年以后的大生产运动”。


提到武乡的大生产运动,就不能不提起76年前的这场盛会。这次盛会选出了出席太行区首届群英大会的代表。20天后,1944年11月21日,在黎城县南委泉,武乡(东)县的李马保、王海成、史成富、石榴仙、王来法、马应元、关二如等光荣出席太行区首届群英大会,受到大会表彰和奖励。李马保名列甲等模范,荣获边区“劳动英雄”,成为全区人民学习的榜样。


全县组织起来开展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获得农业大丰收。李马保领导的树辛村,粮食收成增加120石,做到了“耕三余一”。据10个村的调查统计,全县增产粮食12、9万石,2200个互助组中,有三分之一的贫农,达到“耕三余一”。开展大生产运动,夺得粮食丰收,解决了吃饭问题,振奋了全县人民的革命精神,对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积蓄了雄厚的物质力量。


麻贵书在调查报告中指出:“经过大生产运动,革命秩序更好了,这使工作起了一个大变化,阶级关系也有一个大变化,三分区的赤贫消灭了80%,很多人够吃够穿,群众的政治方向明确了,都知道跟着毛主席走。”他进一步分析:“大生产中,群众的英雄主义发挥了,大家在争取英雄上觉得很光荣,他们现在唯恐干了别人不知道,在干部作风上也有很大改变,劳动光荣的思想树立了。”


麻贵书的调查报告在结论部分进一步上升到理论高度:“边区建设的历史便是人民斗争的历史,人民和民族敌人封建势力及贫困作了斗争才有了今天的情况。作为一个先进群众来说,这个斗争的过程也是发动群众的过程,所以根据地农民斗争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发动农民的过程,所以说人民的斗争也和领导分不开。”


诚如麻贵书同志的分析,武乡老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减租减息运动,调动了千家万户的劳动热情,增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发展了农村的生产力,使老区人民能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胜利渡过了难关,坚持了敌后抗战,为赢得全面抗战胜利创造了重要的前提。


今天我们再来看这件珍贵的文物,看武乡人民在抗战中的生产热情,对我们今天脱贫攻坚、迈向小康,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物的价值不仅仅是为了研究历史,也为今天的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二如和他的三八式步枪


王晓阳


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把三八式步枪,这支步枪看上去很普通,但当你听了讲解员的介绍,就会对它肃然起敬,因为它的主人是抗战时期赫赫有名的民兵杀敌英雄关二如。关二如是武乡县关家垴村,曾获晋冀鲁豫边区“民兵一等杀敌英雄”、太行首届群英会“神枪武状元”的称号。
在武乡县,但凡认识二如的人都带着佩服的口气说:“那个年青小伙子,枪法实在好,真是太行山上出色的青年射击手”。之所以得到如此赞誉,还得从关二如参加民兵说起。1940年关家垴战斗打响时,他亲眼看到鬼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心里非常仇恨,发誓要把鬼子赶走,虽然年纪小,也跟着大人们从山沟里背回了三个彩号。1941年村里组织民兵时,他坚决要求参加,又因年纪小,民兵队不收他,他就死缠硬泡,直到第二年才被武委会接受,并担任了民兵学习组长,村里还发给他一支才从洞里挖出来的三八式步枪。枪栓生了锈,拉也拉不开,但二如却如获珍宝,每天擦洗,后来枪栓、枪腔都被他擦得滑溜溜的,非常管用。他常向村里的民兵说:“擦枪就如人洗脸,如不保管好,再好的枪也不算话。”这枪从此没有离开过他一天,直到牺牲时他还背着这支枪。
二如不仅视枪如命,经常进行瞄准练习,他在自家院里墙上,画了七八个瞄准点,“每天饭后一瞄准”,是他练枪的老规程。平常不论在家或在地里一有空闲,他就举着这把三八式步枪练瞄准,夜里不能瞄准,便举枪练臂,还把枪管上吊了砖头,增加臂力,三年从未间断过。俗话说:“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他打枪打得准,就是从刻苦训练中练就的。
在反“扫荡”战斗中,总是离不开二如的身影,1943年5月,关二如和民兵们正在村北山梁上干活,忽然发现东面洪水河滩老远的地方,有一队日军鬼子杀气腾腾地过来了,走在队伍前边的是一个骑马的军官,关二如瞪着大眼死死地盯着,心想:“擒贼先擒王”,今天我就把这个日本军官当成靶子,试试这些天来练习的枪法准不准,当敌人走进了伏击圈,骑在马上的那个军官,正拿起望远镜向山顶观望时,关二如把枪一举,“砰”的一声,那个军官脑袋开花,翻身落马。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枪声与指挥官的毙命,吓的四处逃散,爬了一地。同年6月,日寇占领了蟠龙镇,二如活动也就更加积极起来,在八个半月的“蟠龙围困战”中,他总是冲锋在前,退却在后,亲手打死二十多个敌人。
1943年8月,二如又干了一件漂亮事,他和民兵副班长到村口侦察,刚走到村边圪梁上,便见8个鬼子在树上吃桃子。二如说:“狗日的!该死了!”说罢,端起三八步枪,两枪打倒两个鬼子,其余鬼子慌着逃窜,他忙说:“快打,快打!”他俩连发四枪,又干倒四个。
1944年7月在太行三分区举办的民兵大比武活动中,关二如和众英雄比赛打靶。靶场周围人山人海,都想亲眼瞧瞧关二如的枪法,只见“射击手关二如出场”,二如不慌不忙的到了靶场,举起枪来,稍微瞄了瞄,三枪打了28环,在30多个射手中,得了头名,大家异口同声的说:“果然名不虚传。”在场的邓小平、李达、黄镇等首长高兴的拍手称赞。三分区卢副政委亲切地拍着关二如的肩说:“二如!回去给你换支好‘三八式’枪,将来多多杀鬼子吧!”二如红着脸腼腆地说:“俺这把三八枪好使着呢,俺可舍不得丢掉它哩!”在场的人都被他逗乐了。就是在这次比武中,关二如被授予“神枪武状元”的称号。
抗日战争时期,关二如和他的民兵班参加了无数次大小战斗,威名远扬,战功卓著。就用这支步枪打死近百名日本鬼子,1944年11月,在太行首届群英大会上,被授予“民兵一等杀敌英雄”。抗战结束后,关二如又背着他心爱的三八步枪投入到了伟大的解放战争中,不幸的是,1948年12月在淮海战役中,光荣牺牲,年仅21岁。这支步枪和烈士证一起被送回他的老家关家垴村。

母子杀敌英雄的菜刀


李 荣

在1944年晋冀鲁豫边区召开的太行首届杀敌英雄大会上,被授予“母子杀敌英雄”称号的是武乡县窊里村的王贵女和她的儿子段满青。
王贵女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娘家是沁县松村乡硖石村,国民三年,16岁的她就嫁给了武乡县涌泉乡窊里村的段博大。由于家穷营养不良,生了两个孩子都没存住,直到6年之后生下满青,才算有了孩子,之后接着又养下了老二老三,有了三个儿子,不过三儿子在9岁时也不幸夭折。他们一家就这样过着普通不过普通的生活。1940年,日军占领段村后,他们村就被抓走了20多个人,并留下7具鲜血淋漓的乡亲尸体。贵女的丈夫也被抓到段村(现在的县城)据点里修城墙,在皮鞭的抽打下,被石头砸断锁骨,染上伤寒,直到奄奄一息,才被抬回家中,第二天就含恨而逝。惨苦的泪水,被复仇的怒火烧干,贵女掩埋了丈夫的尸体,当即找到来村开辟工作的八路军赵连长,送满青参加了民兵,当时村里只有三个民兵,满青是第一个参加。
1944年农历正月廿四,天刚破晓,段村100多名警备队乘着漫天风雪,又来偷袭凹里,敌人还没进村,放哨的民兵就发觉了,立即打响信号枪,并飞步回村报信。段满青正生疥疮在家,信号枪一响,他就跳下地来,一边催促母亲赶快转移,一边抄起两颗手榴弹,奔出门去。一出门发现敌人已经进了村。他知道,此刻乡亲们正按预定的安排,在民兵掩护下向着村西北的马圈沟转移。如果被敌人发觉追上,后果不堪设想。“来个声东击西,调虎离山。”满青头脑里迅速闪出了这个念头。他飞步奔进村东的山沟里,故意高声呼喊:“乡亲们,东面没有敌人,快向东面跑。”随即扔出了两颗手榴弹。敌人果然中计,调转头向东边扑来,他却凭着对地形的熟悉,三拐两绕隐蔽地向马圈沟插去。
满青顺着马圈沟跑了一段,天色大亮。他回头向村里望去,见没有乡亲们出来,估计已经安全转移了,这才松了一口气。正要远走高飞,突然身后“砰”地响了一枪。“站住,再跑死啦死啦!”满青回过头来认得这个家伙,是伪警备队小队长。那个家伙狐疑地向沟里望去,终于看到了伸向里面的纷乱脚印,便让他带路。
满青心想沟里面藏着乡亲们,一但被发现,全村人都会遭殃,“干脆,把狗日的引进这暗沟里面,干掉!”这时前面正走着20多个乡亲,最后面是他母亲王贵女,扭着小脚,挎着竹篮。
“不许动!”那家伙先是一惊,端着枪拉开了架势。当看清都是些老人、妇女、娃娃时,眼光随即落在妇女们拿的东西上,滴溜溜地打转。贵女的心猛地乱跳起来,下意识地紧紧挎住竹篮。原来她在出门时,就在篮底放了一把菜刀,准备危急时就和敌人拼命。但那瘦猴子却“嗖”地窜到两个年轻妇女身边,抢过两条被子搭在自己肩上,又夺过妇女们的包袱乱翻,挑出一些花花绿绿的衣服,包成一个包袱挂在肩上。而对王贵女的破竹篮却看都没看。
“快说,藏粮洞哪里的有?”这家伙捞到了不少东西,得意之下,又想找出粮食向太君邀功了。“你问粮食藏到哪里?这个我知道。”满青向峡谷深处一指,“就在里面。”他已盘算好来个“诱敌深入”、“将计就计”的了,他想尽快把这个家伙引进深谷,避免让敌人发觉追来。同时,里面有条小道,也可使乡亲们脱离虎口。贵女一听满青说出这种话,投来了惊愕愤怒的眼光。满青赶快向他挤眼抿嘴,示意不要轻举妄动,贵女立即会意了,投来赞同的目光,同时把手伸进竹篮,示意篮中藏有菜刀。
满青领着这个狗子,沿着弯弯曲曲的山沟向深处钻去。离村越来越远了,山沟也越来越窄。“机会来了!”满青兴奋地向他娘递了个眼色,用手比划了个砍头手势,贵女立刻握住菜刀。满青一个箭步过去,“唆”地夺过了枪,用肩膀猛劲一扛,那家伙“扑通”一声掉到水渠里,重重地摔了个屁股墩地,满青立即举起枪对准他的脑袋,满青一把拉下自己头上的毛巾,狠劲塞住他的嘴,不料,那个家伙象疯狗一样死死咬住了满青的右手指头,双手又抓住满青的手腕。贵女一见,马上把菜刀扔了下去:“快,拿刀砍。”满青接过菜刀,照着黑狗子的头脸连连乱砍,紧咬着的嘴松开了,母子俩一齐向黑狗子的脑袋狠狠剁了二三十刀,那家伙血肉模糊,一动也不动了。段满青还缴获了一支崭新“三八”枪。王贵女、段满青母子用菜刀将日伪警备队长杀死,解救了落入虎口的20多名百姓,这一义举,在根据地广泛传播,1944年太行首届杀敌英雄大会上,被授予“母子杀敌英雄”称号。

纺织英雄石榴仙使用过的梭


籍建军

石榴仙1898年出生于山西武乡县广志村,14岁嫁到了本县马堡村的一个贫苦人家,30出头就守了寡。所生2男3女,全靠自己辛勤劳动,纺花织布,清苦度日。她那清亮的大嗓门,说话干八二脆,干活泼辣干练,处事慷慨大方,为人心直口快,虽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却给人一种庄重大方的感觉。她目不识丁,但通情达理。邻里吵架她善于调解,敢于评理;若有所求,她乐于帮助,尽力而为,因而村里人都尊敬她。
1940年村里开始建立了党支部,她参加了妇救会,成为拥军优属骨干。1941年石榴仙的大儿子李福林加入了党组织,并担任了村农会主席。在县、区工作的领导下,进行了反奸清算,合理负担,减租减息等斗争。为了让儿子能以全部精力做革命工作,同时作为干部家属首先起模范带头作用,石榴仙冲破了封建传统观念的束缚,主动承担了家务和田间生产劳动,积极参加拥军优属活动。她除对农活样样精通外,还经常拾粪、驮煤卖炭和做一些一般妇女不愿干和不会干的活。积极组织妇女做军鞋,碾军粮,样样工作数她第一。纺花织布更是全经独刷,技术超人。
1942年大灾荒时,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以自己的模范行动,组织、带动广大妇女开展纺织运动,主动地帮助他们解决技术问题。与男人搞耕织变工,克服了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用织出的土布换回大量的棉花、小米,支援抗战军民。由于各项工作都很活跃,马堡村1943年成为全县生产、支援抗战的模范村。为了把更多的妇女组织起来,她帮助村妇救会把中、青年妇女80多人以段(即居区)组织了5个纺织小组,发动各组展开挑战竞赛活动,使全村的纺织热潮进一步掀起。为了给大家做好榜样,她不断钻研技术,没明没夜地苦干,纺花织布又快又好,达到了一天纺花10两,织布两丈多的最高记录。由于她的成绩显著,区上(一区)召开劳模大会时奖给她小米、毛巾、裤子、棱子、镜子等不少奖品。1944年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工作和纺织热情也更加高涨。春季征兵时,她带头把刚满18岁的二儿子全林也送上了前线。太行三分区的彭涛、鲁瑞林、王一伦等领导同志都亲自访问过她,并经常帮助、鼓励和关心她的进步,推广她的纺织技术。彭涛政委还亲自奖给她新式织布机一架。同年10月她光荣地参加了太行区首届群英会,戎子和、李达等军政首长接见了她。获“边区纺织英雄”锦旗一面。从此,石榴仙的名字在太行山区广为传颂,她的事迹被编成歌曲:“马堡村石榴仙四十六岁整,她是纺织女英雄,武乡头一名,越干越有劲,一天能纺花十两,织布两丈零,咱们分区彭政委奖给她机一架。”从此,“男学李马保,女学石榴仙”,成为太行山区广大群众的战斗口号。
这把梭就是纺织英雄石榴仙常年使用过的,石榴仙得到这架织布机后更是精心纺织,支援抗战和解放战争,直到她去世。1989年石榴仙之子李福林将此捐赠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纪念馆。

模范夫妻


孙俊堂

民族的解放,抗击外来者侵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使命,“男人上战场,女人支前忙”,形成自然的分工,这就是战争年代的真实写照。
2019年7月,在武乡县第九届八路军文化节红色珍藏展馆里,展出有20世纪50年代初,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模范夫妻》。一本画册,穿越了近20个年头,纵贯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三个战争时期,记忆了一对夫妻的爱国初心。
连环画中讲的男主人公叫韩江河,作古已经半个多世纪。女主人公叫徐腊梅,去年也已经92岁高龄,瘫痪在床,意识不清,11月3日老人也去世了。好在前几个月,武乡红色微喜剧剧组也曾采访过她,留下了极其珍贵的资料。今天我们怀着遗憾和崇敬的心情伫立于老模范的坟前,讲述她的故事。
徐腊梅出生在武乡韩北乡前沟村的一个贫苦农家。1940年,日军对我根据地大扫荡时,她的母亲和哥哥在逃难途中被敌人活活杀害。家中留下13岁的腊梅和父亲,在无奈之下父亲将腊梅送人当了童养媳。
腊梅生性倔强,虽然年少,但对这门婚事极不乐意,对丈夫没有半点儿感情,遇事敢于反抗。婆家人为管教她,便决定给他们正式举办结婚仪式。腊梅偷偷听到这个消息后,为摆脱婆母的虐待和童养媳的悲惨境遇,在一个天黑的夜晚,偷偷逃出婆家,跑回到父亲身边。深受封建传统思想影响父亲,认为“娶到的妻,买到的马,任人骑来任人打”是正常现象,女儿的行为反而倒是大逆不道,坏了名声,非要将腊梅送回婆家。腊梅又从家中跑出,找到了抗日村公所干部,帮助她解除了这门封建婚姻,获得自由。
四年后,腊梅已经成为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在生活和劳动间她发现本村青年韩江河为人憨厚,手脚勤快,参加村抗日自卫队,积极支前参战,是一名自己心仪之人。经过俩人的自由恋爱,相互倾吐了爱慕之心。
此时,正值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八路军扩充队伍,号召青年积极参军。韩江河一直有报名参军的念头,但担心腊梅不同意,自己也舍不得离开腊梅,迟迟下不了决心。徐腊梅对日本鬼子怀有杀母、杀兄之仇,江河参加八路军消灭日本鬼子,就是为自己报仇雪恨。知道江河的顾虑后,立马找到江河,鼓励他报名参加八路军。为了解除江河的后顾之忧,表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提出可以先举行结婚仪式,后参军。在腊梅的鼓励支持下,江河报名参军的申请被批准了,他们俩到区公所领取了结婚证。
在韩江河参军临行的前夜,他们举行了简单的结婚仪式。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小小煤油灯下,一对新人,没有新婚燕尔的浪漫,没有分别时的泪水。“家里的事你放心,什么困难我都能扛得起,你一门心思安心杀敌,为我娘和我哥哥报仇,为死去的乡亲们报仇。我等着你打走日本鬼子回来好好闹人家,过平安日子。”“你在家种好地,多打粮食,支援前线打敌人。”一夜无眠,两颗心紧紧贴在一起。第二天一早,在村欢送青年参军大会上,,腊梅亲自为江河戴上光荣的大红花,把他送上抗战前线。
丈夫走后的日子,腊梅信心百倍,干劲冲天。她除孝敬公公婆婆,干家务事,主要精力投入工作中。她响应党的号召,和其他军属组织起互助组,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劳动,多打粮食,支援前线。每年生产下的粮食除去口粮、种子以外全部送到前线。
一晃七年过去了,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解放战争消灭了蒋家王朝,抗美援朝战火又熊熊燃起,而参军走后的丈夫却杳无音信。腊梅坚信丈夫不会牺牲,仍然搏杀在战场,因为他们有约定,打走日本人两人还要好好过日子。所以,腊梅信心满满,干劲不减,一如既往地加紧劳动,上缴粮食。同时还带头工作,担任了村公安员,加入了共青团,被群众推选为区上的“军属模范”“劳动模范”。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年冬,腊梅突然接到从部队发来的一封信。信中写道,韩江河奉命又要去朝鲜参加抗美援朝,在赴朝之前和家属见面话别。
腊梅将信抱在心窝,如同亲人就在身旁,热泪滚滚而下。经家人商量,决定由公公陪伴去部队看望江河。
在赶往部队的路上,沿途感受到的是全国人民抗美援朝的浪潮,看到的是各行各业建设国家的热烈场面。腊梅由衷地感到江河选择保卫国家的道路是多么光荣骄傲,更加感到自己做的还很微不足道。
七年刀光剑影的淬炼,七年风霜冷雨的砥砺,一对情人不能享受人间夫妻之爱,但默默地践行着共同的道路,兑现共同的诺言。今日之见,竟然难识“庐山真面貌”。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战友们本来是想“闹洞房”,但“洞房”里是又一番景象:韩江河从背包里拿出珍藏的六枚立功奖章和参加战役的纪念章,向腊梅汇报他从太行山走出参加过抗战大反攻、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围剿土匪等无数次战斗的杀敌立功受奖情况。腊梅则扳着手指汇报她七年来打了多少粮食,给前线送了多少。两人越谈越兴奋。最后,腊梅说,你从打日本人到解放全中国,从国内打到国外,保卫国家,保护人民真了不起,我还得好好向你学习,搞好生产,多打粮食。江河也说,到朝鲜打仗面对的敌人更强大,更艰苦。我更要奋勇当先,努力杀敌,保卫国家,不能给国家丢脸,要为国争光。
洞房里的情景使窗外人目瞪口呆,夫妻二人的精神深深感染了部队首长战士。一时间,韩江河、徐腊梅丈夫参军杀敌,妻子种粮支前的事迹广为流传,这对模范夫妻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

杀敌英雄关二如


王 刚


太行区第一届群英会一等杀敌英雄奖章


在武乡红色收藏家梁松筠众多的藏品中,有一枚太行区第一次群英会“杀敌英雄”奖章。奖章呈圆形,分为内外两层,中间是一名身着戎装,手端上着刺刀的步枪的英雄形象;外层为蓝底色,上部是“杀敌英雄”四个字,下部写着“SHA DI INCXYNG”。这是神枪武状元关二如在太行区第一届群英会上获得的奖章。
关二如,武乡县关家垴村人。1942年参加民兵组织,194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抗日儿童团长、民兵小组长、村武委会主任等职。1943年6月被评为武乡(东)县民兵杀敌英雄,1944年11月,18岁的关二如光荣出席太行区首届群英大会,在边区群英大会上,关二如和边区众英维比赛打靶,三枪打了二十三环,夺得头名状元。在场的邓小平政委,李达司令员,高兴得拍手称赞。李达说:“十年后,关二如同志不知要指挥着多少队伍呢!”太行三分区卢副政委亲切地拍着关二如的肩说:“二如!回去给你换支好‘三八式’枪,将来多多的杀鬼子吧!”老英雄刘二堂说:“今后我要和二如并肩前进。”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不钦佩这位杀敌英雄。有人问他:“你在射击中,能枪枪中环是妙诀是啥?”关二如同志笑迷迷的说:“也没啥妙诀,只要多练,摸着枪性,把枪枝保管好,就能打得准。”在群英会大会上,关二如被评为太行腹心地区民兵一等杀敌英雄。奖励给他大枪一支,手榴弹两颗,色布一匹,毛巾、急救包各一,“神枪武状元”奖旗一面,还有这枚“杀敌英雄”奖章。而众多关于关二如的杀敌故事,则一直在当地流传着。
日军侵入武乡后,关二如参加了儿童团,亲眼目睹鬼子到处施行“三光”政策,老百姓被害得家破人亡,心里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参加八路军,打日本鬼子!他多次要求参加民兵,因年岁小,领导没有批准接收。他心里暗暗地打起了小算盘:“你们民兵不收我,那我就先练好本领,等敌人来了,我就能多消灭几个日本鬼子。”于是,每当村里民兵练习射击时,他就跑去偷偷地在一旁模仿练习起来。
1942年,关二如被接收当了民兵。有一天,区武委会给他发了一支从窑洞里挖出来的步枪,上面生了锈,拴也拉不开。关二如像得了宝贝似的,回到家就把枪筒擦得乌亮乌亮的,上油之后枪栓拉起来滑溜溜的。他有了枪后就更是一有闲空就练习,黑夜躺在床上了还要摆弄、琢磨。特别是他还把枪上吊了石头、砖块等练习,增加手臂的负载力。俗话说:“铁棒磨锈针,功到自然成。”就这样他逐渐掌握了瞄准、击发等动作要领,射击水平也一天天的提高。
一天,辽县一队鬼子兵从洪水河滩下来,他带领民兵十多个,跑到中村。亲自到村边圪梁上侦察。过了一阵子,鬼子来了。最先头是个骑着洋马的指挥官。他准备干狗日的。俗话说的好:“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待那个指挥官走到距他二百多米远时,他觉得有把握了,“砰”的一枪洋马倒地死了。指挥官从马上翻了个筋头,爬起来就窜。两岸民兵早就准备好了,“呯呯啪啪”便打起来。不一会特务团的战士们也赶到,机枪哒哒的也打起来。鬼子兵在河滩里抱着头,拼命的逃窜,只恨自己少生了两条腿。
1943年敌人占领蟠龙后,二如的活动也就更加频繁了,不是到蟠龙侦察,便是在河不凌、尖山顶一带埋伏打击敌人。十月里,谷子黄了,老百姓在部队与民兵掩护下,与敌人展开了抢收斗争。蟠龙的敌人,经常奔袭附近各村抢掠。关二如和附近各村的民兵,在尖山顶村依着地势构筑了地沟、冷枪洞。民兵们嚷着:“咱这地沟冷枪洞,管叫狗日的啃不动!”敌人几次来,不是吃了地雷蛋,便是挨了冷枪子,弄得敌人不敢轻易到尖山顶。敌人对这支关二如领导的民兵队,恨之入骨,几次都想消灭他们,可是敌人每次都灰头土脸的吃了亏。
一天,关二如和民兵们掩护200多名群众在半山腰抢收谷子。忽然发现几十个伪军,赶着驮满玉米棒子和谷穗的毛驴走了过来。二如他们眼瞧着群众和牲口、粮食要被敌人夺去,急得两眼直冒火,一个个放下镰刀拿起枪,纷纷占据有利地形。关二如不顾一切地大声呼喊起来:“乡亲们,快!往崖底下跑啊!我们掩护大家!”走在伪军前面的汉奸头子见势不对,一边乱放枪,一边吓唬道:“我看谁敢跑!”话音未落,就被关二如一枪送上了西天。伪军们一见头儿没了,顿时一窝蜂地拼命往四下里逃散。
有一次,他带着他的伙伴们,望见神南的路上发现了四十多个敌人,赶着群众的七八头牛驼着抢来的粮食。二如心想:牛和粮食是老百姓的命根儿,可不能叫鬼子抢走了。他向民兵说:“机会到了,咱们狠狠地打吧!”说完,很快的找好地形,自已在头领着,向沟里的人打起来。四十多个鬼子,只听见枪响不见人,认为是受了八路军的埋伏,着了慌,丢下牛和粮食,就向蟠龙跑了。
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中,英勇机智的关二如由名普通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民兵干部、共产党员。1945年8月,他带领全区百余名名青年民兵参加了八路军,开赴上党战役前线,先后任班长、排长、连指导员。1948年12月8日,在淮海战役马围子口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22岁。

“舍身取义”匾额


李业兴

田景云,小名广生,是故城镇茅庄村人,抗日战争后期,任村民兵武装主任,1944年在带领民兵武装进行反“扫荡”作战中牺牲。这块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为表彰抗日英烈而颁发的“舍身取义”牌匾,由当时的小学教师曹逢春书写,所用木料为杨木,长久以来一直悬挂在田景云家的大门口上方。2004年捐赠于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1939年冬,敌占故城、南沟和白晋线后,于1940年7月,又占领了段村,抗日武乡县政府,为适应斗争需要,把武乡县分为武乡(东)、武西两县。武西县处于敌占区和接敌区,情况复杂,斗争残酷,几乎天天与敌人发生冲击、打仗、战斗是经常发生的。为与敌人顽强抗争,保卫村庄,保卫家乡,各村都成立有民兵组织。
茅庄村离敌占区南沟、故城很近,是典型的接敌区。村民兵武装主任田景云带领村里民兵坚持与敌人进行斗争,村里的民兵很勇敢,有个后生叫殷七斤,鲁莽出了名,有一次遇见敌人,拿起铡刀就拼命,从不顾及自己生命,打死打伤敌人无数,人送外号叫“疯七斤”,还有白崔应、田文秀都是不怕死的硬汉,村里的十多个民兵,在田景云的带领下,不分白天黑夜与敌人顽强作战,积极勇敢,遇见敌人就打,从不畏惧,打的敌人是胆战心惊,十分害怕,在周边村是出了名的最顽强、最厉害的民兵村。
敌人十分憎恨茅庄村民兵,经常偷偷袭击、围攻,想一网打净茅庄村民兵,几次偷袭都未成功。1944年4月14日晚,南沟村据点敌人与驻扎在沁县牛寺村的敌人100多人,悄悄地向茅庄村摸进。他们这次行动非常缜密小心,怕惊动村民,暴露行踪,在过狮则沟桥时命令所有士兵把鞋脱掉,赤脚过桥,蹑手蹑脚地摸进村先把哨兵给放倒。当村民兵听见枪响已晚,敌人早已把整个村给包围了里三层外三层。聚集在哨房的民兵有十几个,其中就有田景云、田文秀、殷七斤、白崔应等。
哨房,是茅庄村民兵聚集的场所,也是商谈战事和领取任务的地方。每天村民兵有事没事都要聚集在哨房待命。4月15日,天刚放亮,哨房里的民兵当听到枪响,已发现房外有敌人的动向。从门缝往外一圪瞅,见有一股敌人把哨房给包围了,外面的翻译官在喊话:“里边的民兵们听着,放下武器出来投降。”
田景云小声地说:“留下两人与我跟敌人周旋、掩护,其他人从后门走,我们不能都让敌人给捕了,要保存实力。”于是,大部分民兵悄悄从后门撤走。田景云胡乱与翻译官在周旋,过了一阵,敌人感觉不对揣门冲了进去,他们仨人说时迟那时快,就与敌人接了火。由于敌众我寡,最终仨人被敌人逮捕了。敌人把他仨人押到茅庄村松树园的一个井边,翻译官按照敌人的指示询问:“其余民兵哪里去了?说出来,皇军就不杀你们。”他们仨人统一口径:“不知道,要杀要剐随便。”敌人就对他们用刑,用皮鞭抽,抢托轧,刺刀刺,弄得浑身是血,他们仨人什么也不说,咬着牙硬挺,真是条汉子。敌人见问不出什么,恼羞成怒,就命令翻译官用洋刀沾上井水把他们仨个人的头给砍了下来。他们仨人舍身取义故事一直传颂至今。当时,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为表彰抗日英烈而颁发的“舍身取义”牌匾。
“舍身取义”牌匾,长2.5米,宽0.8米,蓝底黄字,匾的正中位置从右到左镌刻四个金色大字“舍身取义”。字的上方阳刻一方印:“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匾的左侧竖刻:山交编村全体干部群众敬立,民国三十五年四月十五日。匾的右侧竖刻几行字:“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奖给——英勇的广生(田景云小名)同志:你在民族革命当中,任人民武装主任,历经与敌伪斗争数载,不屈不挠,始终保卫群众利益,勇敢积极,为革命坚持到底。不幸于三十三年四月十五日被敌包围,为保护群众退却牺牲敌手,血迹垂世、英名不朽,凡革命志士踏血前进,庚续革命成功矣。”

父亲的纪念章


赵建中

我的父亲赵恒茂,是一位曾经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兵。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临终,没有留下什么遗产,只有一个红布包,里面包有他的六枚纪念章和立功证。在他走后的这些年里,我虽然搬过多次家,但始终没有忘记把红布包带在身边。这个红布包,是父亲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六枚纪念章,带着时代的痕迹,记录着父亲投身革命的足迹。是父亲用热血与青春报效祖国的见证。在它的背后,隐藏着父亲多少个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艰辛故事……
父亲赵恒茂,
1924年4月生于武乡县南王家垴村。1947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先后参加了著名的淮海、皖东、渡江等战役,战斗中荣立大功两次、三等功一次。全国解放后,在云南边疆建设兵团任炊事班长。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复员回乡,先后任生产队长、大队党支部书记等职。
父亲出生贫寒,只读过两年私塾,还是半耕半读,但他的算盘学的很娴熟,加减乘除样样都会,我的珠算就是他教会的。虽然现在已被计算机所代替了,但父亲教我的那些珠算口诀,永远的铭刻在我的记忆中……
小时候,父亲经常给我们讲他的故事,当然,最多的还是参军参战的经历。他的部队是步兵师,行军全靠步行。一开始,一天走五六十里,之后,一天能走到一百多里。而且还要携带枪支、背包等。“当兵不当兵,先挂八十斤”,这不是传说,而是一个参战军人的真实生活。在一次行军中,不慎踩到一个钉子,鲜血直流。当时的医疗条件比较差,卫生员给简单处置了一下,最终还是感染了!不能跟随部队,只好安排在河南辉县的一位老乡家住下,这位老乡姓刘,俩口都是六十来岁,有两个儿子,老大在抗日战争中牺牲了,二儿子是个盲人。老俩口无微不至的照顾父亲,采回草药,用偏方为他治伤。几天后,伤势大有好转,父亲心里想着部队,也就急急忙忙去追赶部队去了。
淮海战役的时候,每到傍晚,枪声四起,一夜不停。战役过后,满目焦土,一片狼藉,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尸体就像大风刮倒的谷捆子一样,惨不忍睹!这次战役,共有50多万国民党军队被歼灭或改编,我军伤亡10余万人,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形势最复杂的战役。战争年代是最忌恨逃兵的。父亲讲有一次,一次有个战士在洛阳开小差未遂被抓回。在批判会上,一些战士高呼愤怒的口号:“拉出去枪毙!”“败类!”这时,台上的首长发话了:“大家别激动,我们都是革命同志嘛!共产党的政策历来是宽大的,犯了错误,改了就好!”台下响起起了热烈的掌声……          
还有一次,父亲和战友们在阵地执勤,距离国军只有十多米远,连说话都能听见。一位老兵拖着疲惫的身子向我方喊话:“共军兄弟们,给块干粮吧!”一位战士说:“没门!”话刚出口,就被连长打住了!“我们都是中国人嘛!”说完,连长将一个干粮袋抛过去。那位老兵拿起干粮袋,眼眶里涌出了感激的泪水!
最难忘的是1948年12月的一天,皖东战役进入攻坚。这天,炮火轰鸣,硝烟弥漫,飞机在空中盘旋,不时的投放炸弹。突然,一弾片飞来,父亲的上衣着火了……身旁一位战士急忙为他扑打也无济于事。所幸的是,旁边恰好有一个排水沟,父亲急中生机跳下去,爬在水里……火,被扑灭了,而父亲浑身粘满了泥水。这时,冲锋号吹响了!他奋不顾身与战友们一起冒着炮火向敌人的阵地冲去……战斗结束了,浑身上下冻满了冰凌渣儿。天,虽然冷,但父亲的心里是火热的。我们胜利了!这次战斗,他荣记大功一次,而在右臂腋下,从此留下了一处烧伤的痕迹。
父亲是不幸的,但也是万幸的。历经枪林弹雨的洗礼,最终还是站在了幸存者的行列。有一位作者,在写战争题裁的文章时,曾这样说:“牺牲的是英雄,生还的同样是英雄!”父亲在八年抗战的戎马生涯中,荣立大功两次,三等功一次。曾记得喜报上这样写道:“革命军人立功喜报:贵府赵恒茂先生,为人民立功,全家光荣。”落款处盖有“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政治部”的红色方印章。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彩塑艺术专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