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2022年工作综述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3-01-03  浏览量:279


2022年,适逢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全国上下全面贯彻学习二十大精神之际,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非遗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非遗工委会”)的工作始终坚持立根铸魂,以学术坚守为根,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魂;坚持“聚焦、举旗、引领、服务”的宗旨。自成立以来,在学会的指导下,非遗工委会围绕学术研究、教育培训、宣传推广、产业指导等领域开展切实有效的工作,助力非遗的守正创新,推动非遗的活态传承,深入挖掘非遗蕴含的当代价值,集合非遗工委会专家资源、行业资源、会员资源,积极推动非遗保护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经过筹备期及成立后的有效运行,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非遗工作委员会建设的基本情况



非遗工作委员会批复成立以来,于2022年1月20日、3月10日分别召开座谈会和预备会,围绕非遗工委会年度计划、三年规划、工作机制等展开讨论,工委会筹备组及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完成了非遗工作委员会的组建方案、制度建设、人员分工及运行机制等相关工作;9月17日,非遗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融今文化·融懿国风馆隆重召开,成立仪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与会领导、嘉宾、专家、委员汇聚一堂,为非遗工作委员会揭牌,为委员、专家颁发聘书,共同畅谈非遗工作委员会未来发展大计,学会理事长才大颖对非遗工委会提出格局要大、站位要高、目标要准等三方面要求,寄语非遗工委会要具备创新创造的思维,围绕非遗行业的痛点难点去破题解惑,引领行业发展,要发声有道、落地有响,把工作目标聚焦,着力推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非遗工委会正式成立后,积极发展会员,加强非遗工委会在行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本年度,非遗工作委员会新发展了多位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及积极推动非遗创新发展的媒体人和企业家为个人会员及会员单位。为会员建立沟通交流微信群,及时宣传推广学会信息和重要活动,为会员搭建交流平台,促进非遗行业命运共同体的建立与合作。同时,通过非遗工作委员会委员商讨提名,成立专家委员会,聘请唐克美等18名专家为非遗工作委员会特聘专家,对非遗工委会学术研究、品牌活动的开展给与指导和评估,为非遗工委会相关工作给予专业性建议。
非遗工作委员会开通微信公众平台,推出学术交流活动、赛事展览活动、教育培训活动等板块,同时向全体会员发出征稿启事,内容包含学术交流、产学活动、田野实践、作品传播及会员风采等,积极做好宣传推广工作。此外,在大型活动中,通过非遗工委会委员、专家及会员的朋友圈、微信、微博等个人自媒体对非遗工委会工作进行宣传,利用行业大V发声,提升非遗工委会的影响力和品牌力。

二、非遗工作委员会组织活动情况



1.主办学术活动:第十届北京工艺美术学术论坛(年会)和第四届手工艺研究生学术论坛


2022年11月12日,“大国巨匠・京彩十年——第十届北京工艺美术学术论坛”在线上隆重举办,以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为学术指导单位,非遗工作委员会作为主办单位,邀请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北京工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北京工艺美术学会等工艺美术行业的领导嘉宾以及全国各地艺术类院校教师代表、企业代表、工艺美术大师、手工艺爱好者、在校师生等300余人参会。此外,作为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恰逢北京工艺美术年会举办十周年,手工艺研究生学术论坛以“青春拾年”为题,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福州大学及北京联合大学的12位博、硕士研究生代表参与论坛,围绕北京及大运河沿线地区工艺美术领域的热点问题与行业前沿问题进行汇报发言,为工艺美术领域青年学生学术交流、思维创新提供展示平台,取得良好的效果。

2.作为学术指导单位,参与触摸时间——二十四节气文创工作坊及“光影可爱——二十四节气文化创意作品展”活动


2022年4月23日,由中国农业博物馆、北京市文物局主办,清华大学中意创新设计基地、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非遗工作委员会共同承办的第三届“触摸时间”——二十四节气国际文创工作坊正式启动,非遗工委会副主任王旭东、副秘书长马晓飞主要负责。分别在四川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唐山学院8所高校展开巡回工作坊,将节气文化置入课堂,以传统文化促进设计教学创新。

3.作为学术指导单位,参与“婺风京韵”非遗线上走亲会——“南北对话”话非遗活动


该活动由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北京国际文化贸易服务中心协同北京市东城区非遗保护中心、浙江省金华市文旅发展和非遗保护中心、河北省廊坊市非遗保护中心共同策划,为南北城市文旅IP战略实施贡献非遗力量,推动南北非遗的传承与发展。非遗工委会副秘书长李媛媛主要负责。活动以“南工北艺话非遗”“非遗保护话南北”“传二代圆桌派”“非遗向未来”四大板块为主,邀请浙江省金华和京冀地区的非遗传承人、非遗专家、非遗志愿团队、有关领导等进行线上交流对谈,进行南北非遗传承与非遗IP的探讨与深入研究。

4.作为学术指导单位,参与“2022创承非遗文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活动


该赛事由起承研究院联合和鲸科技及多家文化机构共同发起,是国内首个基于非遗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创新赛事。非遗工委会专家委委员杨慧子主要负责。大赛聚焦重要技术问题以及实际应用需求,面向全球优秀团队征集创新性技术解决方案。大赛邀请到了年画、织锦、刺绣类工艺的非遗传承人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单位的研究者担任赛题导师及评委,同步开设“创承非遗”系列讲座为大家答疑解惑。

5.作为学术指导单位,参与“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技工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培训项目”


2022年7月20日至8月12日,为提高传统手工技艺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加快师生作品成果转化,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广东省技工教育师资培训学院承办,广东非遗梦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协办的技工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培训在广州举办,非遗工委会副主任陈希主要负责。

6.作为学术指导单位,参与组织京韵·婺风——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北交流展


由国家大剧院、浙江省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发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作为学术支持,于2022年12月筹办,2023年1月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即将举办“京韵·婺风——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北交流展”活动。非遗工委会副秘书长李媛媛主要负责。该展览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非遗精品之韵、大国工匠之精神,荟萃北京、河北廊坊、浙江杭州、金华20余个非遗项目的200余件精品,将有多个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共同参与。

三、非遗工作委员会各委员主持的特色亮点项目



1.国家艺术基金“当代工艺美术评论人才培养”项目


2022年3月,“当代工艺美术评论人才培养”项目成功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的审批,该项目是中国工艺美术界第一个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评论人才培养项目,同时也是山东艺术学院所承办的第一个理论类人才培养项目。项目负责人是非遗工委会副秘书长姜坤鹏。

2.非遗工作委员会委员在珠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上做专题演讲


2022年7月9日,珠海经济特区举办“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2022年香洲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暨第139—141期“香洲艺术大讲堂”活动。邀请非遗工委会副主任陈希教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专题讲座。陈希教授从非遗项目传承的背景、传承人的概述及认定条件等方面展开论述,为学员们日常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指导。

3.会员单位:北京融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系列特色活动及成果


2022年12月,经过全国征集推荐和严格评选,非遗工委会副秘书长殷丽莉当选“2022年度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

2022年12月,经过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严格评选和线下踏勘审核,融今文化成功入选2022年“北京市文化旅游体验基地”,持续为青少年研学、亲子活动、企业团建和政府活动提供优质文化体验产品。

2022年9月,经中共市委宣传部版权管理处严格审核评定,授予融今文化“北京市版权保护示范单位”称号。

4.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锦绣中华:传统织染绣艺术与生活展”


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锦绣中华:传统织染绣艺术与生活展”,在苏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北京(中轴线)、广州(粤港澳大湾区)、海口(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宁(黄河流域)、长春(长城文化带)巡回展出,该项目负责人为非遗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沈华菊。

四、人才培养情况:开展3+2+2 工艺美术贯通专业人才培养



与北京市丰台区职业中心学校、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联合开展非遗传承与设计专业3+2+2“工艺美术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目前,丰台职校已有23名学生升入北京联合大学专科学习,在工艺美术技能人才培养上探索新的路径。

五、完成学会组织的相关工作



1.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


2022年7月16日,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第五届三次理事会在杭州召开,非遗工作委员会主任张旗,秘书长王丹谊,副秘书长马晓飞参会,大会的核心工作是学会分支机构负责人工作会议,特别强调了学会对分支机构的规范管理,会后在工作委员会内做了及时传达和研讨学习。

2.科研申报工作


本年度,非遗工委会申报并获批了两项学会工艺美术科研课题研究一般课题项目,分别为:王丹谊《中国工艺美术非遗品牌发展调研》、朱利峰《手工艺体验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两个课题项目分别邀请非遗工委会相关委员一起参与调研,形成合力,解决非遗行业发展的痛点难点,探索非遗保护传承和产业转化新的路径模式,项目目前都在有序推进中。

3.学术推荐工作


组织推荐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大师工作站8家,研学基地10家,游学基地4家,科普基地1家。推荐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专家候选人1人:申文广。

4.推荐学会荣誉会员、评审专家活动


2022年10月,经非遗工作委员会酝酿推选,推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评审委员会委员2人:宋慰祖、陈希。

5.服务中国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大会


2022年11月3日,“2022中国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大会”在南昌国际博览城绿地铂瑞酒店盛大开幕,大会的成功举办是学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具体举措。非遗工委会协助做好“乡村论坛”版块的前期嘉宾对接服务工作。

六、2023年展望



1.夯实基础工作


进一步完善会员结构,加强会员单位的吸纳和建设机制,建立会员评审制度,激活会员,利用行业资源,推广特色活动,促进行业发展。加强各种渠道平台的对外宣传,加强公众号的管理和内容建设,提升非遗工委会的影响力和行业号召力。

2.加强研究工作


紧密跟踪行业动态,开展行业调查;完善非遗领域专家智库;根据市场整理对策建议,发布非遗行业研究报告;组织开展工艺美术行业代表性及领军人物的口述史访谈;继续申报工美非遗建设层面的科研项目。

3.丰富实践活动


组织承接非遗主题创新创意大赛、非遗主题市集、大型非遗展览展示等活动,积极推进工委会成员间和深度交流、合作,实现市场信息资源多方融合发展。

继续举办好工艺美术学术年会、大运河非遗论坛、手工艺研究生论坛、出版印刷非遗传承与创新学术会议等学术活动;举办工美大国工匠国礼展览、运河上的非遗联展、非遗赋能电竞计划、非遗赋能中国品牌计划等活动。

建设乡村实践基地,辅助乡村组织振兴;孵化工美非遗项目在乡村落地,赋能基层乡村的文化产业振兴,开展乡村工美非遗文旅人才培训,助力乡村人才振兴,与乡村手工艺合作社共同研发生态产品,致力乡村生态振兴。

4.积极对外合作


积极与外部平台机构进行合作,扩大学会影响力。借助大流量新媒体平台进行非遗传承创新的推广,代表行业聚合互联网流量及媒体资源,为会员单位乃至全国优质非遗项目加强品牌推广和转化。

5.赋能产业转化


从行业组织的角度,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非遗进企业,积极与外部合作平台机构或通过自建平台进行链接,将有需求和提供方链接起来。作为专业机构进行整合对接,提高非遗工委会指导行业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2023年,在国家层面及各省市非遗传承保护政策的大势之下,非遗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工作迎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非遗工委会在行业的需求之下应运而生,也必将承担起行业赋予的责任与使命。在新的一年,面对着工艺美术行业,尤其是非遗传承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未来,在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将得到极大激发,我们会继续在学会的领导下,团结全体会员,全面落实政府各项方针政策,深度聚焦工艺美术领域,以学术研究为支撑、行业发展为主线,从非遗角度为国内外从事工艺美术管理、保护、传承及资源开发和利用相关的专业人士搭建交流平台,探索工美非遗领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工艺美术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原文载于: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非遗工作委员会